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民俗旅游馆--古城
七百年古乐城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1月20日

七百年古乐城

七百年古乐城

七百年古乐城
       乐城,位于博鳌水城西部地界之外、万泉河流域朝阳段,是“乐会”古县城所在地,自元朝大德四年设县,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

       经历700多年历史的风雨冲刷和朝代更迭,香火不断的城隍庙,四通八达的青石砖古道、昂然屹立的古县衙立柱、古城墙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辉煌的历史。

       乐城岛不大,方圆不过2平方公里。踏上乐城岛,习惯了都市的纷扰与喧嚣,此处出奇的宁静反倒让人无所适从。

       这块宁静的弹丸之地,沉睡着几多不凡的往事,埋藏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它曾经的繁华闻名遐迩,其悠远的历史一如绵绵不绝的万泉河。徜徉老城区,你可以从一片片残垣断壁中一页页翻开这部史书。

       通往老城区的路上,椰树、槟榔亭亭玉立,参天古榕遮天蔽日,曲曲弯弯的小径只有缕缕阳光穿了进来,斑驳地洒落地上。老街默默地伸向远方,带游人进入这老城区。

       乐城建治草创之初,不设城墙。明朝乐会知县张纲操持,用石料筑起城墙,长约372丈,将整个县城包围得严严实实,开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墙将乐城岛分隔为城内和城外两个部分,城内面积约183亩。清代对城墙进行修缮,用红色厚砖取代了石料。历经年代的变迁,古城墙仅存有2公尺多高,200多公尺长,掩藏在农家屋舍之后,寂寥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乐城的古道保留有多条,散落在老城的周边,裸露的砖块和石头清晰可见。古道两边,一棵棵椰子树、槟榔树,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临风摇曳。田野深处的房舍,高低错落,庭院开朗。青色的墙砖,灰色的屋瓦,向游人敞开了幽幽的情怀。老房的前后,芭蕉林、文殊兰、八角梅,绿树成荫。

       长长的老街,青砖铺就的道路历尽风雨,仍坚硬如旧。街边少有钢筋水泥的建筑,两层、三层的骑楼一家连着一家。青瓦木门,雕龙刻凤的小阁楼,虽然经过多年风雨冲刷,破旧斑驳,但精美依旧,古意盎然。

       乐城老街的路面保存完好。老街上,当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富家骑楼,经过历史的风雨剥蚀,如今已是残破不堪。尽管岁月那么无情,但老街、古城的文化风范依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古城老街,古朴素雅;古城的人,纯真而质朴。乐城道道小巷,个个村庄,无论有人没人,户户大门敞开。“夜不闭户,行不锁门”是乐城人的老习惯,但这里却少有偷鸡摸狗的事发生。

       当年乐会县县衙建筑早已毁坏,但仍有4根立柱留存至今。这些年代久远,雕刻精美的明代遗物,底座呈圆柱形,上方为四方形。底座四面,分别雕刻着锦鲤戏水、牧童牧羊、狮戏绣球等图案,雕刻精致,手工不俗。

       古县衙对面,有一口名为“万年安泉”的古井,清澈的泉水幽可见底。这座古井是乐城最好的水井,打出的井水清冽甘醇,并且常汲不竭。井边石碑碑文所刻:“井泉龙王,万年安泉,官民重修,嘉庆十六年”等字样。在乐城岛上,还有许多古时的石柱、石墩、古碑等文物被村民放置在自家的院子中,或用来建造农舍,或将之用作石桌石椅。

       行走在古道上,缓慢的步履,青色的古砖,恍惚如梦境,好似穿越时空,令游人的心绪也飞到了当年车水马龙、商埠云集的乐会县治。

       乐城,作为乐会县的县治,不仅是全县的政治中心,也是乐会地区的商贸中心。乐城的集市,形成于元代末年,当时称为县门市。明代隆庆年间,废县门市,在城南门外设朝阳市。万历年间,废朝阳市,复设县门市,并设南门市,北门市。清代废三市,复设朝阳市。朝阳市东西走向,一纵二横,纵长约四百余米,从东往西是东门街,客行街,鱼行街。二横小街是新街,米行街。

       到了民国时期,乐城的店铺已经扩展至二百五十余间,其货物种类齐全。老街上的家具店、邮局、茶店、饭店应有尽有,足可见当时乐城市场的繁荣。乐城的发达,得益于其独特的水运优势。因其四面环水,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当地的老人常讲:“水运兴,则乐城兴。”乐城历史上有五个渡口,两个河湾码头:南门湾码头和上东坡湾码头。

       南门湾码头,停靠的是来往各地的客货船。上东坡湾,是个深水湾,水深足有6米,可以停泊百数十吨的大帆船。古时,这里已经设有海关,检验来往货物及办税等事务。进岛的工业品,诸如布匹、铁器、陶瓷、茶具、煤油、日用百货等,从海上运进上东坡湾码头。而万泉河上游山区的山货,如橡胶、槟榔、竹器、红白藤、木料、蜂蜜等,则运进南门湾码头。而后又通过这两个码头,把工业品运往山区,把山货运往湛江等岛外各地。当时其口岸货运之繁忙,倒把近在咫尺的博鳌港给冷落了。

       乐城,也是乐会县文化发祥地。明代万历41年,知县刘叔鳌与诸生捐资创建书院于文庙之东,榜曰:“安乐会馆”。公暇之余,聚诸生讲学其中。清代光绪年间,县衙从海关的税收中抽取部分银两,在乐城东门外三圣庙旧址,兴建了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全县小学教育之始。

       乐城岛上,还有一块“捐置义田碑”,记载了清朝雍正年间,知县何齐圣捐款14两7钱,带动乡绅捐款49两3钱,购置田产出租,收取租金,供学子上省赴京应考,开创了奖学激励之风。

       清同治己已年,乐城城脚村的林魁抡考中岁进士后任县训导之职。如今,林的后裔林英振家屋厅堂上,挂着一个进士匾。字曰:“钦命宗人府府丞提督广东学政胡瑞澜为岁进士岁贡生魁抡立。” 

       相对于街道的冷清,城隍庙的香火却十分鼎盛。乐城人把他们的虔诚,寄于一柱柱清香,奉给他们敬仰的城隍爷。重修城隍庙所刻的碑文中记载:“乾隆四十七年间,出现大旱灾难,乐会县知县姚秉哲率同官员、田野父老共祷求四日,而阴雨连绵……”

       逢年过节,这里可就热闹了。大年初一到十五,五月十一城隍公的生日,在外的乐城人都像候鸟一样飞回乐城,男女老少一齐前来拜祭。庙里人来人往,香火缭绕,遮天蔽日。庙外的广场上,鞭炮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元宵节,白天要进行拔河比赛,晚上则有花灯比赛和表演。这一天,还要进行当地独有的肥鸡比赛,家家户户把自家养的肥鸡杀好摆在门口,接受村长老组成的评审小组的评判,比谁家的鸡养得大、养得肥、造型美,排名前几名的将受到奖励。

       乐城,历经700多年风雨冲刷和朝代更迭,古时乐会县城的遗迹已越发模糊。虽说现今乐城遗迹已不多见,但对于喜好探幽的游客来说,放眼乐城岛,古时西门石匾铺在村口石道上,阴阳山上长满青苔的断碑残柱静静地躺在草丛中,青砖、青瓦、古碑、石刻……总能令其感受到古城昔日的繁华与兴旺,让人倍感世事沧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