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礁1号宋代沉船遗址捞出万件文物
2007年3月15日-5月8日,我国西沙考古工作队,对华光礁水下Ⅰ号沉船遗址和北礁沉船遗址,开展了抢救性发掘和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获得极大成功。在华光礁沉船遗址发掘工作期间,西沙考古队还分别对华光礁、玉琢礁、北礁等10处新发现沉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华光礁水下Ⅰ号沉船遗址1996年由我国渔民发现, 1997年以来,曾多次遭到非法盗掘,沉船遗址破坏严重。1998年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部门做过初步的试掘工作,出水文物近1800件,出版了《西沙考古》学术报告。该地点发现的沉船和遗物是我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
华光礁水下Ⅰ号沉船遗址发掘,总潜水时间约30万分钟,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装饰手法和纹样丰富,器物种类较1998-1999年有新的发现,并不乏精品。
这次工作,遵循考古工作规程和水下考古国际规范的原则,是中国水下考古有史以来,筹备最好、实施最严谨的一次水下考古发掘实践。不仅如此,这次西沙考古的成功还是一个里程碑,它展示了中国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远海沉船全方位发掘,同时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远海。
华光礁1号,一艘沉船,一段尘封的历史。对它的发掘再一次证明了早在唐宋时期,我国就有居民在西沙附近生产和生活,其发掘和打捞意义非同寻常。
自汉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屡有变化,但海南岛始终扼航道之要冲。沿海上丝绸之路乘船来华贸易的古波斯人在海南修整、补给物品和淡水,或遇台风避难滞留,以及其他原因,在海南留下了伊斯兰文化的足迹。
在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海航道上新开通了东、西两条航线,而海南岛正是新航线的必经之路 海南岛因海上丝路而受益。当时的中国丝绸运往国外,国外的香料、宝石等货物从海上运往中国。商船从广州启运,途经海南岛,经南海到波斯湾、红海,经航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达东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西沙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及其海域都曾打捞出许多唐宋瓷器,有青釉、龙泉青釉等。这些考古发现都是海南在这一时期在海上丝路地位和作用的历史见证。
清代以来,海南文化在同国外文化思潮的撞击和融合过程中,逐步吸收以南洋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中国热带海岛文化的独特形态。
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举世瞩目的一条文化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区段。也使得海南在更广阔的世界性海上贸易网络中以一种特殊形式占有一席之地。
伴随着大量的航海活动,中国古代有相当多的船舶及其物品沉没海洋,形成了无以计数的水下文化遗产,这些沉没在海洋的遗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一处处遗珍,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礁盘内的东西边沿。遗址表面低潮时距水面约0.5米,高潮时水深1.4米,遗址表面散落遗物的分布呈东南、西北走向,范围约38米。沉船静静地躺在那里,上面覆盖着许多的珊瑚,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大块珊瑚礁。船板下,上万件的瓷器等文物已沉睡了数百年。
据研究认定,华光礁一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海上贸易沉船。它是从福建的泉州港出发的。采购的商品有来自闽江上游支流,松溪窑的民用青花瓷器,晋江磁灶窑的粗瓷器,还有泉州德化窑的青白瓷器。这些产品都是由所在地区的内河水运而来。
当时,各地出产的瓷器,大多都是通过水运汇集到泉州港的,因为水运不仅廉价,只相当于陆路运输费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可以减少破损率。
南宋中期的某一天,一艘从福建地区驶出的货船,为了尽量缩短航行路线,离开了海岸向远海驶去。当它正在西沙群岛附近借着北风向东南亚行驶,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这艘排水量在60吨以上的木制帆船,在狂风与巨浪的驱使下,飘至华光礁北边。就在快要驶出西沙群岛的最后一刻,这艘商船还是不幸沉没了。究竟是怎么沉的,没有人知道。
当时,正值冬季,在没有机械驱动的帆船时代,东北季风是驶往东南亚的唯一动力。海上的季风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航行的船只鼓满风帆,乘风破浪一路向前,也可以掀起巨浪狂涛,把船只掀翻,沉入海底。这艘商船出海时,风浪就有点大,但他们还是离港了,帆船一路穿大浪,过险滩,就在接近西沙群岛的时候,风浪忽然更大了。
西沙群岛,泉州人称七星洋,是这条航线上最险恶的路段。中国古代航海中谚语有云“上怕七洲、下怕昆仑”(宋 •吴自牧《梦量录》卷十二),内中的“七洲”即指西沙一带海域。经常可以看到船只在这里和狂风巨浪搏斗,也经常可以听到船只在这里遇险沉没的消息。为此泉州人造船的时候,在船龙骨的断面上,特意 做一个“保寿孔”,保寿孔的上面是七个小孔,里面放置7枚钱币,下面是一个大孔,里面放置一面铜镜。他们认为,有了这个“保寿孔”,就可以保佑船只安全闯过七星洋。
根据沉船留下的遗迹,考古队员这样分析:华光礁一号的沉没地点,在环礁内侧的西北面。散落的遗物距礁盘内缘大约50米。这里的珊瑚丛在低潮时完全露出水面,高潮时隐没于水下10-30米处,非常不容易发现。船只沉没地点离礁盘可供泊船的深水区大约还差两三百米的样子。沉船虽然沉没在礁盘的里面,但不大可能是自己驶入的。因为,华光礁的三个水道,北面一处非常狭窄,高潮时水深不过10余厘米,大船根本无法通行。南面的两处,水道蜿蜒曲折,在北风盛行的冬季,没有机械动力的木帆船,要想顶风通过这里的水道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在清理沉船堆积的底部时,发现沉船只有木制船体的底部残存在水下,未见任何上层甲板的遗物,所有的文物分布非常集中。如果船只是在礁盘内被风浪击碎沉没在此,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但是在发掘时,礁盘内浅水区并未发现散落的船只遗骸和船货。由此判断,商船不可能是在礁盘内失事后被吹入现在的沉没地点,最大的可能是被外力送入这一浅水区的。
西沙的冬天,终日不停的大风通常在六级左右,阵风可达七八级,海面涌浪波长达4-5米。此时如果船靠近礁盘航行,容易出现因驾驶失误,或操控失灵,而被巨浪托起抬入礁盘内珊瑚密布的浅水区,造成触礁搁浅,导致船破裂倾覆沉没。
华光礁挖掘出土的文物绝大部门是青白瓷器间或有褐釉、白釉器,从产地上看均来自福建闽南一带的民间窑场,可以肯定船只是在前往东南亚的去程中沉没的,据此推断华光礁1号沉船是一只古代贸易商船。该船满载着中国瓷器等货物前往东南亚进行交易。
船体已经被破坏了一部分,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3-4米,发现11个残留的隔舱,除船体上层建筑外,底层船体保存基本良好,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大于60吨。该船是我国目前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沉船仍保存较好,结构基本清晰,但是,由于船体构件已经高度饱水,现场加固条件有限,考古队员仅采集了部分标本,留待研究实验。如能尽快提出打捞方案并付诸实施,将是我国又一艘极具研究价值和展示效果的古代沉船。
华光礁1号沉船是我国第一次在中国远海发现的海上丝路的‘珍珠’,有了它,海上丝路中国段才算完整。
此前,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限制,我国对水下文物考古限于近海,此次发掘对全面认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实物,对华光礁1号沉船的这次发掘再一次证明了唐宋时期已有中国居民在西沙附近生产、生活。这次发掘的文物充分展示了唐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也充分展示了宋代时的中国航海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中国人进行地理发现活动也走在当时世界各国前列。
人类尽管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经在大海上航行了,但是在没有解决导航问题之前,只能沿岸航行。从西沙水下考古调查的资料看,南朝时期的瓷器不仅在北礁屡有出水,在南沙群岛也时有发现。北礁离开我国海岸只有不到200海里。而南沙群岛,已经接近于远海的菲律宾岛了。这说明至少在公元5到6世纪,沿海的古代居民已经可以离开海岸,作远海航行了。
直到唐代,从我国出发的船只,其主要航线仍然是沿海岸航行至海南岛内侧,过琼州海峡,或者从海南岛的东南角掠过,进入北部湾,然后再沿越南海岸绕行至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其航程至少需要两年,甚至更长。唐代朝贡贸易十分兴盛,航行在这条水道上的船只,多数都是受朝廷派遣的外交使团。采取沿近岸航线行驶便于随时登陆交往。同时官方的航船多以安全为要,愿意选择熟悉的固定航线。相反,民间的进出口贸易出于缩短航期,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多采用省时便利的跨洋航线。这些穿风越浪的古代商民才是真正海上通道的先行者。
已经肢解的船只,早已不知去向,整船的货物倾倒在海底,它们没能摆上人们的餐桌,却在海底沉睡了600多年,任凭海浪冲刷,也没能把它们带走,也许它们是想向人们讲述什么。然而,沉船无语,它们留下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那个重农轻商的年代,从来不曾入史官的正册。而今天,当水下考古队把那段逝去的文明重新捞起的时候,他们便成了中国海上贸易辉煌历史的讲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