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锣
蛙锣是黎族铜锣中的一种,黎语称为犤Vau犦(国际音标)。它既是宗教法器,又是信传工具和民间乐器,是黎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器物。黎族人将之视为贵重的珍宝,是权力、地位、财富和威望的象征。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蛙锣,是研究黎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蛙锣通常是用青铜打造,直径在24cm-42cm,腹似深盘,锣面略似龟壳,光滑,中间有光体,顶端有三个耳,以方便悬挂和佩戴。耳上常常刻有图案,以作装饰,最常用的装饰图是青蛙和水虫。
蛙锣在史书上的最早记载是班固编写的《汉书•地理志》,文中简述曰:黎族蛙锣相当珍贵,可以用一锣“易数牛或数十牛”。由于蛙锣保管和拥有方式的特殊性,使它较少为人所知,史料的记载也自然少了,更显出蛙锣的神秘与珍贵。
蛙锣作为珍贵的有形财产,以家族公有为主,私人所有次之。一般来说,每个家族都藏有蛙锣,少则几面,多则数十面,拥有越多,越显示家族的威望与兴旺发达。家族的蛙锣由家族内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男性来保管,藏在山洞或深埋于地下,存放和取用均是保管者的个人秘密行为。保管者只有在临终前才能移交保管权给其弟,若无弟,则由长子接管;若无子则由堂兄接管,如此代代相传。有时保管者因意外事故突然死亡,那么这个家族的蛙锣就此失传。
家族的蛙锣是数十代人传下来,因此其款式也因时代不同而各异,造型的变化主要在青蛙图案的造型上,锣身变化不大。
如今,黎族五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都藏有蛙锣,并都被视为宝物。目前,蛙锣主要集中在讲哈方方和杞方言的地区,其他方言区相对少些。蛙锣类型有四种:
各不相同的锣耳是蛙锣最精妙之处
第一种,直径约38cm-42cm,中间耳环上铸一只青蛙,左右两边耳环上铸有水虫,锣面上大都铸饰有“s”形纹和双弦纹。此类蛙锣非常罕见,被视为蛙锣中的极品。
第二种,直径约24cm-37cm,三个耳上铸有青蛙,锣面没有纹饰,价值也相当高。此类蛙锣是史书上所载和人们所见所说所指的“蛙锣”,即传统意义上的“蛙锣”,因其耳上铸饰青蛙而得名。
第三种,直径24cm-37cm,三个耳上都铸有水虫,锣面没有纹饰。
第四种,直径24-37cm,两边耳环上铸有青蛙,中间耳环上铸水虫,锣面没有纹饰。目前,此类蛙锣还没有见过。
黎族蛙锣上的青蛙造型栩栩如生,说明是青铜铸造工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而使用它则通常在宗教仪式、丧葬、婚庆嫁娶、传递信息、乐器、陪葬等场合。
令人遗憾的是,蛙锣精美的铸造工艺已经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别致的历史文物,能在黎族地区绵延数千年,其铸造工艺、装饰纹饰、流传和演变过程,让我们看到了黎族人民智慧的闪光和勤劳美德,窥见了那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黎族史实和奥秘。
相传在讲哈方言的黎族地区,有福气财气的人砍山种地时会遇活锣(蛙锣)出浴,即锣从山洞中或地底下爬出来淋浴,一旦发现活锣出浴,立即将之抱回家用山兰糯米酒浸泡,洗涤一番,然后用绳子拴住锣耳收藏,并杀鸡请道公来祭奉祖先,感谢祖先赐福。
在讲杞方言的黎族地区,每逢佳节,便用糯米酒将蛙锣洗涤,洗蛙锣的酒被誉为“福魂酒”,族内兄弟姐妹共饮之,外人不得参饮。
以前黎族有“偷蛙锣与偷牛同罪论处”的习俗。蛙锣通常是与商人交换得来,锣的大小、音色、造型以及工艺的精湛程度,可以使一面锣换来几头牛乃至十几头牛,相当珍贵。
关于蛙锣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位父母双亡、英俊勇敢的黎族小伙子,练得一身好武艺,方圆百里的姑娘都想嫁给他,小伙子却不为情所动,立誓要为贫苦的黎族同胞谋幸福。
有一天,一位百岁老人告诉他,幸福和财富在一座高山顶峰上,那里有一位神仙,他拥有两件宝物,一是漂亮的女儿,二是宝锣。那宝锣一敲,财物就会滚滚而来,尽管人们都向往财富,但山高险阻,多少年无人敢登峰取宝。小伙子听了高兴地说:“为了大家得到幸福,我明天就去取宝物。”第二天,他背着弓箭扛着枪,腰佩砍刀,带着干粮上路了。经过三天三夜的艰难跋涉,并不断地和猛兽搏斗,他终于登上峰顶。
神仙的女儿在峰顶遇见了勇敢的黎族小伙子,她唱道:“一朵鲜花长悬崖,只有雄鹰能飞来。哥学雄鹰来寻花,面前鲜花任哥采。”小伙子对这位美丽的神仙姑娘回唱道:“一朵鲜花虽可爱,阿哥非为采花来。为寻幸福才登峰,不取宝锣不下山。”姑娘爱上了小伙子,要带宝锣跟他下山,父亲闻讯赶来说:“小伙子,我佩服你的勇气,但女儿和宝锣都是我的命根子,两样只能送你一样,任你选”。小伙子毫不犹豫地说:“我爱你的女儿, 但这是个人的事,为了贫苦乡亲的生活,我要宝锣。”神仙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带着宝锣高兴地下山了。回到村寨里把宝锣挂在大榕树下,谁想要什么就自己敲锣,从此大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传说,神仙的女儿因思念小伙子,就偷偷下凡到黎村与小伙子成亲,夫妻俩也过上男耕女织的恩爱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