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画开创了湖州画派;与父苏洵、弟苏辄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苏轼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
苏轼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他乘着孤帆一叶飘过烟波浩淼的琼州海峡,直抵老城通潮阁驿站。初到儋州,苏东坡感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后被上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 屋居住,命名为桄榔庵,苏东坡与当地人结下深厚感情。檐州州 守张中和黎族读书人家黎子云兄弟共同集资,在黎子云住宅边建 一座房屋,既可作苏东坡及其少子苏过的栖身之处,也可作为以文会友的地方,苏东坡根据《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为房屋取名“载酒堂”。
居琼三年,苏轼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在儋州设堂讲学。琼籍学子纷纷上门拜其为师。使蛮荒之地的儋州“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东坡辛勤的劳动不久也结出硕果,在其北归后第3年海南出了第一个举人姜唐佐。不久又出了第一个进士符确。相传他们均曾是苏东坡的学生。宋代海南共出举人13人,进士12人,自此以后,海南在科举中连破天荒,一时成为美谈。在海南的文化发展史上,苏东坡的贡献巨大。
元符三年(1100年)l月,哲宗崩,徽宗立。5月下令大赦,65岁的苏轼终于告别在海南三年的贬谪生活,从儋州被迁调至廉州。他写下著名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里面有这样的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元符三年(1101年)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文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三八。有《东坡全集》、《东坡词》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