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民俗旅游馆--民风
疍民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4月11日



    疍民即水上居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
    在中国历史上,疍民是个特殊的群体。解放前他们被称为“疍家贼”,因为常年漂泊海上,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甚至,解放初期民族甄别时,他们差点儿成了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
    关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内曰:“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 至清朝,雍正皇帝在1729年发出的一个关于“疍”的上谕也有以下的描述:“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曰疍户,即瑶蛮之类。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省河路,俱有疍船。生齿繁多,不可数计”。
    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有人曾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据人类学家考察分析,证实疍民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秦朝时被官军所迫,逃入江海河上居住,以捕鱼为生,此后世代传承。
    疍民,这个富有诗意而形象的名字,得名缘由:一说认为他们居以为家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一说认为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海南的疍民原本是生活在两广和福建的阳江、番禺、顺德、南海、莆田等市县的水上人家。他们漂行于中国南方沿海各地,为了抵御海浪,大约在1000年前,疍家人就造出了名为“鸟船”的船只,其船身狭长,上阔下尖,冲波劈浪无所畏惧。也正因为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远航的能力,才能为了追逐鱼群,或为了逃避战乱和荒灾,由珠江流域驶进南海,并进而跨过海峡来到海南,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靠海繁衍生息。如今,海南的疍民除少数仍留在原居地外,大部分迁移到三亚港、红沙港、海棠港(即后海港、海尾港)、新村港等地,在上述港湾里形成他们特有的“海上村寨”,并依然“以鱼为生”,固守着他们“海上吉卜赛人”的称号。
    关于疍民还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海上,一旦来到陆地上,前十米还可以在沙滩上走出笔直的脚印,但是再走下去,脚印就开始化八字,步履便要歪歪斜斜起来,他们的这种情况被人戏称为“晕岸”。
    疍民没有统一的语言,有部分疍民仍保留原祖籍的语言,如三亚市的南海地区、海棠地区,昌江县海尾地区,陵水县新村港等地区粤语仍通行,大部分地区已没有独立祖籍语言,如保平港、望楼港等地区,语言多与当地居民同化。
    疍民因祖籍是汉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汉族相同,宗教信仰为佛教,但也有其特点,他们更信奉龙王;如三亚港的妈祖庙、保平港(即港西湾)的五龙公庙,蛋民初一、十五都给它上香。非备猪、羊奠祀不可,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    
    疍民的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旧时以唐装为主,现在随时代变迁,以时装为主。疍民喜欢的首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更偏爱于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疍家姑娘偏爱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3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蛋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它给飒爽英姿的疍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
    疍家姑娘所戴竹笠也很讲究,一般很喜欢顶上直径为10厘米、高8厘米,下半部为直径40厘米、高为4厘米的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油层金光闪闪,既是竹笠的保护层,又增加了一分光彩。笠带则为疍家姑娘的杰作,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成宽约戴厘米左右的彩色笠带。带上这精工制作的竹笠和美丽的彩带,在骄阳下,使你感到更舒畅,显得更美丽。
  疍家姑娘勤劳、善良、美丽、聪明、贤慧。旧时,当其兄长、丈夫出海打鱼时,她们就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出远海迟迟未归时,她们就上妈祖庙、五龙公庙为他们祈祷神灵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