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 县市巡游馆 - 海口
得胜沙街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1月19日

得胜沙骑楼

得胜沙大排档


       在海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得胜沙街。这条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南洋建筑风格为特色的海口老街,一直都让海南人引以为豪,更为外地游客为之好奇。

       得胜沙街东起新华北路,西抵龙华路北端,长520米。得胜沙街,与附近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路)、长堤路等路商业街的南洋建筑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是出海外闯南洋谋生创业的归国华侨,按照南洋当地的建筑风格特色效仿兴建的,据说当是建筑所需要用的钢筋、楠木、水泥等物资从是南洋那边运输过来的。

       得胜沙,古称“外沙”,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早在唐朝,海口是琼州的外滩,设“白沙津”为古渡驿站。得胜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类似于上海的外滩,北京的东交民巷,因为它见证了海南由任人欺侮到逐渐强盛的过程。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辟海口为对外通商口岸,在得胜沙路段设“常关总局”。商贾云集开展经济交流,繁盛的商业贸易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当时海南的商业中心。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寇张十五侵犯海口,清兵把总黄开广带领海口、府城一带军民的顽强抵抗,贼寇最终被军民驱赶出外沙,“得胜沙”即因此而得名。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清廷与英法帝国主义者分别缔结《天津条约》,海口(称琼州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允许设立使馆。得胜沙街是海口洋行最多、争夺最激列为的地方。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法国天主教会在得胜沙设中法医院(今海口市人民医院)。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邮政局。1914年国民政府在此设中国银行海口办事处,成为本岛设立新式银行之始。

       二十年代,以海口商会筹办、华侨捐资在椰子园至农垦一所一带建最早的海南医院。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五层楼”建成,称为“海口大厦”,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同年在得胜沙附近外沙河东侧建成海口海关。现存的海口老海关位于得胜沙路东端,坐南朝北,兴建于1935年至1937年,为得胜沙路现存较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当时,得胜沙已发展成为海口港的主要客运码头,航运局、洋务局、琼崖电话总局、旅馆、货栈、商店蓬勃发展。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因为有了各国在海口设立的领事馆,得胜沙路成为西方人的聚居地。来自海外的商贾为了倾销商品,也纷纷在得胜沙兴建洋行,各式各样的外国商业公司在海口设有他们的办事机构。一时间,“三五牌”香烟、洋布、洋油、洋火充斥街头,海口名媛、纨绔子弟、西方商人甚至外国传教士,也都出现在得胜沙。至此,得胜沙便从滨海沙滩发展成为三十年代海口市最繁华的主要街道之一。

       得胜沙路是老海口最早形成的东西走向的街道之一,其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得胜沙的建筑基本属于“巴洛克”的风格,既带有欧洲殖民色彩,又包含了南洋华侨的爱国热情。结合了海南本地文化,形成了具有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的商业街。得胜沙的老街建筑一般是两层骑楼,也有少数的三、四层。建筑一楼为骑楼,有三米多宽的骑廊,一般用来做店铺;二楼与骑廊外侧齐平,穹顶窗,用来做卧室或客厅;楼顶沿街有檐口或山墙,沿街立面有花卉、太阳、鱼、松鹤等吉祥的浅浮雕图案。
在得胜商场对面的一座骑楼,两棵年代久远的的凤凰树正好生长在骑楼的走廊内。为了保护好古树,骑楼的建设者没有把树木砍掉,而是在树干的四周预留了一个空间,让树干穿过骑楼的走廊水泥楼面,伸向空中,两棵美丽苍翠的凤凰树与这风雨骑楼刚柔相济地依附生存在一起,成了这条街道上一处奇特的风景。

       在这条矗立南洋建筑特色的街道中间,却独有一座占地仅160多平方米的中原传统特色建筑,叫“海口冼夫人纪念馆”。虽说叫纪念馆,其实是一座庙宇(市民称“外沙婆祖庙”)。这座庙的来历颇具民间神话色彩。过去的沙滩今得胜沙,是倭寇出没上岸劫掠必经之道,后来有人提议在此设一个冼夫人神位,鼓舞官兵、商人的斗志,抗击倭寇的侵略。清咸丰四年(1854),冼夫人神位建好不久,海贼张十五又带大批兵贼来扰。官兵商民团结一致,在沙滩上激战了几个小时,但武器粗劣,支持不了,退到冼夫人神位处,跪下求婆祖(冼夫人)显圣惩罚海盗。说也奇怪,只见海盗那边乱石从空降下,纷纷砸得海盗抱头鼠窜。原来,是冼夫人显圣指挥天兵高空追下,飞沙巨石向海盗致命的袭击,把海盗赶出海口,海口从此永得安宁。官府黄开广为纪念这次反击得胜,把这沙滩命名为得胜沙,还在冼夫人神位起了座冼夫人庙。2003年6月,政府拨款及群众集资25万元,重修冼太庙。新修的冼太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冼太夫人像端坐于二楼后堂,手执宝剑,英姿飒爽。

       自古以来,将德高望重的英雄、名人名将进行神话般传颂是中原封建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一点在冼太庙得到充分的体现。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五月初一、十月初一,周围的居民和游客按照中原民间的传统习俗,都会在这座庙进行大型烧香奉祀的纪念活动,场面热闹。尤其是农历二月十二那一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前来上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把庙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连门外街道都站满了人,热闹非凡、一时万人空巷。除了敬仰之外,求神保佑、许愿求出门平安、身体健康、万事顺意、行运发财等等也是众来前来上香朝拜的原因。

       1998年,海口市政府投资600万把得胜沙路装饰改造成服装批发商业步行街。今天的得胜沙,街道两旁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尤以服装为盛。得胜沙的店铺里,主要经营女性服装,来此购物的以女性居多,因此,这条街道也是美女云集之地。那些追求新潮和时尚的妙龄女子,隔三差五就要结伴来此挑选服饰。尤其是夏季,穿着前卫的女郎展露出来的美妙肌肤和身材更让你秀色可餐、大饱眼福。

       得胜沙街曾因南洋归国华侨修建南洋风格建筑,带来了南洋文化;又曾因外国在此建立使馆,带来各国文化;又曾遭受日本侵略者长达七年统治,一时成为日军驻兵之地,对得胜沙所带来的,不仅是野蛮的统治,还有东洋文化的渗透……但所有这些,都已随岁月消逝,难觅其踪。所剩下的,就是眼前所看到的一座座居民们习为常的南洋骑楼。而千百年来中原传统民俗依然在此兴盛、方兴未艾。

       在得胜沙的尽头回望,入眼的是看不到头的骑楼,喧嚣与安详、繁华与闲适、古老与现代都容纳在了这条街道上。南洋的建筑,中原的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显得那样的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