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坊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呈南北走向。南起忠介路,北止北胜街口的新城路。街道长360米,宽4米。 绣衣坊是府城地区一条有着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小街巷,也是海府地区最具民俗文化的一条街巷。街巷始建于明代,明代以来,这条街巷聚集众多秀才在会馆中求学,并居住着许多大户人家,并出仕为官。明清时期,读书人都穿刺绣的衣服,绣衣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身份的象征。相传明代皇帝鉴于此处学子聚集,人文蔚起,钦赐“绣衣坊”三字,当地官员将皇上的赐书立牌坊于街巷口,东西两边各有两根石柱,街坊的居民深感荣耀,“绣衣坊”也因皇帝题赐坊名而声名远播。 这个古老的牌坊破后因所谓除封建迷信被打烂砸毁。靠绣衣坊北门东侧巷口,还遗留着一根绣衣坊牌坊石柱,石柱上雕刻的卷云图案栩栩如生,技艺精湛。旁边还有一个圆形石础。西侧对称的石柱、石础已消失,不见踪迹。 2008年06月,施工队开挖地下管道时,热心市民无意中发现绣衣坊南门口两侧埋有高约1米、上圆下方的两尊大石雕,重达百吨,其上雕刻着莲花图案,不远处还有一根已经折断的方柱。经文物专家从其雕刻花纹的外观和特征仔细辨认示确定这对石雕是绣衣坊牌坊的石础,应该是明代修建的牌坊所遗留下来的,至今已经有400多年。以前琼山有关部门在对绣衣坊牌坊调查研究时,曾认为南门的石础和石柱已经丢失,没想到却深埋地下几百年。 现在忠介路88号旁,有一个造型别致的门牌楼,上书“绣衣坊”三个金色大字,是2001年12月重建的。 绣衣坊的大井、晏皇庙和古民宅等人文古迹散落在街巷中,令人叹为观止。 大井位于绣衣坊中段西侧100米的大井巷,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丙寅年(1746年)坊里杨君正、李有美重修,道光年间井倾陷,棘竹丛生,石瓦拥塞。咸丰八年(1858年)天旱泉水干涸,坊里居民越坊汲水被禁止,恩贡符显钦、监生冯缵昌等集资重修。同治元年(1862年)立井碑。井形呈圆状,井围高45厘米,内径92厘米,外径125厘米,绳痕深达2.5厘米,用石砌成。历经500多年,仍然井水清澈,泉水旺盛,现仍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饮用水。 晏公庙位于绣衣坊67号,始建于明代,距今有500年的历史。现存的晏公庙于1981年重修。占地约300平方米。庙宇金碧辉煌,庙外柱楹联书写着“关圣帝征吴封魏,晏侯王卫国庇民”对联。庙门联写有“精忠扶汉室,平浪庇庶民”对联。庙内供奉晏公和关公神位,街坊居民四时奉祀,永沐神恩,香火鼎盛,历时不衰。院内有一枇杷树,枝繁叶茂。大院南边立有晏公庙碑序和重修晏公庙万世流芳石碑。这里祀神时是威严肃穆之所,平时属老年之家,为街坊居民休闲聚集的场所。 绣衣坊规模较大的古老大宅院,有名的有刘家、骆家、倪家、李家、冯家5家大宅院。在明清时期,都是大户人家,并多有出仕为官者,享誉坊中。 5家大宅院,现在保存完好的只有刘家祖屋和骆家大院。 刘家祖屋位于绣衣坊23号,刘家十一世祖刘振朝的父亲兴建,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为绣衣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老民宅。 刘家祖屋,一列五进,现存四进,有一进房在清光绪9年烧毁。刘家祖上清代出过举人,做过知县。大宅院为明清传统建筑风格,颇具岭南民居特色。尤其是镂空雕刻的门窗、屏风和桌椅、神案,可谓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骆家祖屋大院位于现在的绣衣坊31号。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为一连四座20眼,南边横廊两间,五眼厨室,四眼外街,南边铺一座,墙围四至分明。骆家祖屋第二座主屋的墙面上有一块石刻的碑文,记载着该屋修建的来历。该老屋是骆家于清光绪戊寅4年秋天从陈家、蔡家手中买断改建成现在的规模。 骆家在现代出了一位英雄人物骆书酞。 骆书酞1915—1998),又名骆鸿武。毕业于黄埔军校15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骆书酞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担任副团长,屡建战功。骆书酞是中国赴缅作战远征军中,唯一的海南人。他是绣衣坊居民的骄傲。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之夜,绣衣坊是府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夜暮降临,府城的元宵灯会也随之拉开帷幕。绣衣坊、马鞍街、忠介路等街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霓虹闪烁,处处流光溢彩。元宵佳节期间,绣衣坊巷口的坊牌门被装饰成一座辉煌的彩灯门,走进绣衣坊,只见精致玲珑的各式彩灯耀眼夺目,悬挂在两边家家户户门口。彩灯造型各异,形状逼真,每盏灯花都寄托着绣衣坊居民对绚丽生活的追求和真诚祝愿。这条古老的街巷因此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据海南特区报文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