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非物质遗产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三亚回族婚礼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4月03日

    海南三亚回族婚礼 ,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29;项目名称 :海南三亚回族婚礼 ;项目类别:民俗;申报地区或单位: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编号:Ⅹ-9 。

     三亚回族在我国回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三亚回族的历史来源,当地回族内部普遍传说是:我们祖先原是“西域人”(阿拉伯后裔),唐朝时,由于大食内乱移民占城(今越南中部南海岸的广义、平定二省),宋元年间又从占城以海外捕鱼为生,因台风所逼,船只被漂泊至海南岛海滨各地,此外还有部分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及大陆的内地回族。
    大约在明末清初,距今约有二十三至二十五年代之久,他们络绎向三亚地区迁徙,在那里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特征的回族社区。当时他们主要居住在崖州、万州、儋州,在崖州的六盘、西岛、大蛋、三亚里(回辉里),后来全部迁移集在三亚市回辉里(现回新村)居住。1943年日本军队侵占三亚,占用回族居住的地方建机场,回族被赶到现在回辉的地方居住,日本投降后,部分回民搬回原来的地方住,即回新村(三亚里)。
    儋州、万州在历史上也曾有回族居住,但因分布零散,逐代被汉族同化了,只有三亚羊栏区的回族较完善地保持着入迁前的信仰和习俗。现三亚回族主要聚集在三亚市羊栏区的回辉和回新两个自然村。
    回族婚姻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古兰经》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少年时期结束,可以结婚。因此,伊斯兰教流行地区早婚现象较严重。在通婚范围上,回族限制同兄弟姐妹结婚,同时,一般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为妻,回族女性决不能与其他族的男性通婚。
     三亚回族青年的新婚,既受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又有外来民族的习惯,并遵照着伊斯兰教的有关规定。因而形成了具有独特与风趣的民族婚俗。海南回族婚礼独具一格。
    三亚回族的婚姻过去是由父母包办的,并曾禁止与外族通婚。而现在回族男女各有自择权,由于各兄弟民族男女青年之间一起工作、劳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各不同的民族习惯,而建立感情,自由恋爱,因此,回族与异族通婚现象也有所存在,但须具备前提条件,外族男女都须人乡随俗,无条件地信仰伊斯教并遵守回族习俗生活。
    回族男女青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一旦有爱情,可以坦率告知父母,父母不仅不会反对和干涉,而且还会帮助结合,随即男方家长托请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或阿訇为媒,向对方家长求亲撮合:除不务正业的流浪子外,一般是一说便成。若对方应允亲事后,便选择吉日(一般选主麻日星期五)约定在某一星期五订婚结成亲家。
    订婚仪式是男方准备各种礼品,即槟榔五千个左右,面条一千斤聘礼金(一万元左右),手镯一对、蛋糕、糖糕等民族食品。男主家长须请长辈或要戚朋友欢送礼品至女家订亲,当来到女家厅堂中,姑娘须在家等候,热情接待客人,然后亲自接受礼品。从此开始,男女之间彼此情愿终生结为伴侣,永不变心。
    结婚吉日由阿訇挑选。婚礼仪式一般于“主麻日”行,时间一般定为三天。婚礼与当地汉人婚礼一样男,方比女方隆重。
    婚礼前夕,双方家庭各自在庭前的空地上用帆布搭成大凉棚,从左邻右舍搬来桌椅,备槟榔、香烟、糖果、水果接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婚礼前的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见面。双方家长分别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经赎罪,然后女家为新娘开脸、沐浴,男家为新郎修面、沐浴。男女双方家庭都要大搞清洁卫生,一家人梳洗打扮,穿上本民族盛装,下午村里的青年男女宴请新郎新娘,有威望的老妇为新娘梳妆打扮。晚上男女双方在各自的庭前凉棚下接待宾客,筵席排列成双,表示新婚成双成对,年轻的朋友念清真道教经文,唱歌谈笑,吹奏八音乐器,欢乐到深夜。这一天,当地称为“阿斗格”。
    婚礼第一天,男女双方须“大小净”(全身沐浴),更换新装,以示洁净,然后,村里男女青年朋友设宴邀请新郎、新娘去做客(男的朋友邀请新郎、女的朋友邀请新娘);是晚,新郎、新娘在各自家中设宴请客,四面八方的青年朋友,兴高采烈地前来参加喜宴。主人应恭恭敬敬地接待来宾,请客筵席排列成双,以示新婚成双成对,前来参加喜宴的青年朋友载歌载舞,女方多唱民歌、念清真教德等一直闹到半夜才各自离去。
    婚礼第二天,女方家里设宴邀请村里的阿訇及亲邻朋友,前来参加喜宴的亲邻朋友一般像当地汉人婚俗一样都要给红包,多少随意。姑娘出嫁之前,也备办嫁妆,同时还须预先准备好给婆家妇女长辈和直系亲家人每人一双鞋,以便在相互见面时奉送。意是希望受婆家诸人爱护体贴,亲却相待。是晚,姑娘应“大净”更换新装,以示姑娘洁净。
    婚礼第三天,婚礼当日凌晨,男方家设宴请客,然后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此日,村里亲朋邻居都前来观看,由新郎分送槟榔给来客。举行婚礼前,由新郎家邀请青年男女朋友前往新娘家迎亲。姑娘离家门时,应放声哭或默默流泪,意是不能留在家中侍奉父母,也表示不忍离开父母兄弟,此即为“吉祥”。男方迎新娘到家中后,随即家里前往各清真寺邀请阿訇为之主持婚礼仪式(念尼卡哈)。这时亲友和邻居的男女老少都前来观看。
     婚礼仪式:按伊斯兰教仪式,阿訇要为新郎新娘主持仪式。在男方大厅里,新婚夫妇戴礼帽(即男戴白帽、女戴盖头)双双坐着等阿訇证询。阿訇委派三人为新人证婚,并要求他们今后生活严谨遵守“古兰经”规范。阿訇分别证询男女双方是否属守教规,真诚相爱,当获得双方真诚妥切地答复后,阿訇开始坐着“念经”(念尼卡哈),并郑重地向新婚夫妇祝福,向新郎抛送红枣、花生等食品,再由新郎分赠给围观人们。三亚回族的婚俗就是在这短促、简朴、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天新娘主动打扫房前屋后及邻近的村巷,然后自己做一餐丰盛的饭菜招待全家,表示今后是婆家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