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非物质遗产馆--非物概述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命题日益引起越来多的人们重视的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旅游是最大限度和最广泛地利用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将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越来越强大的产业优势。
        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在中国,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人文景观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其中非物质文化资源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丰厚生动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潜力巨大,若开发利用得当,无疑将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增添无尽的魅力和效益。
        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海南建省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制订了海南“九五”、“十五”、“十一五”文物抢救保护计划,确定了各阶段文物工作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2006年,海南省有9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崖州民歌、儋州调声、黎族打柴舞、 临高人偶戏、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三月三节
        2008年,海南省又有12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较之获批的第一批项目,数量增加,内容也更加广泛,更加丰富。其中9个为新入选项目: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琼剧、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南海航道更路经;其余3个为扩展项目: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
        羊拜亮、容亚美、陈少金、王春荣、黄家近、唐宝山等6位民间老艺人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妚大、符玉梅入选首批中国民间杰出文化传承人。
        2005年,海南省政府于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25个: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临高人偶戏、 黎族文身、 黎族干栏建筑生态自然村、军坡节、黎族“三月三”节、 儋州调声、 黎族哈应语口传长篇创世史诗《吞德剖》、 黎族树皮布、黎族吉贝精品———龙被、黎族著名民歌手王女不大民歌、黎族骨器制作、缬染工艺、 昌江黎族原始手工制陶技艺、 黎族钻木取火、黎族麻纺织工艺、 黎族民间打柴舞、 黎族民间舞蹈《咚铃伽》、 文昌盅盘舞、崖州民歌、 苗族招龙舞、 舂米舞、 定安琼剧、东坡笠、七彩雕画。
        2008年,海南省政府又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29个:琼侨歌谣、海南八音器乐、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海南军歌、临高“哩哩美”渔歌、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儋州山歌、崖州民歌、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盘皇舞、黎族面具舞、琼剧、海南公仔戏、海南椰雕、龙塘雕刻艺术、澄迈民间炭画像、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海南洋浦盐田传统日晒制盐技艺、海南陵水黎族藤编技艺、黎族传统服饰、南海更路经、海南军坡节、黎族文身、黎族船型屋居住习俗、海南府城镇元宵换花节、黎族传统婚礼、黎族渡水腰舟、海南三亚回族婚礼。
        2008年,海南省又公布“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陈少金、王春荣 、唐宝山 、黄家近、羊拜亮、容亚美、符玉梅、刘香兰、周秋梅、黄运英、陈桂銮、陈育明、王英蓉、王照良、王妚大、徐日龙、黄桂荣、王中信、林尤勤、李日昌、冯辉天。
        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方面,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海南人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我省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海南光彩夺目又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传统。
        省政府要求各市县、省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列入代表作名录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制定保护计划,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弘扬,为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南各县市也相继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口有7项:海口琼剧、海南八音、海南公仔戏、龙塘民间雕刻艺术、府城元宵换花节、新坡镇军坡节、富道村椰雕技艺。其中琼剧作为海南最大的地方剧种,它起源于海口市,然后向全省流传。
临高有7项:临高人偶戏、临高渔歌“哩哩美”、临高八音舞、临高山歌“咙么哩”、庞不燕哭夫歌、新盈渔家服饰、临剧。
        陵水有9项:黎族藤编、南海珍珠养殖技艺、陵水酸粉、黎族织锦、黎族草药、黎族长调、黎族罗尼调、黎族制陶、疍家调。  
      白沙有4项:润方言黎族民歌、老鼓舞、制陶技艺、黎族渡水腰舟。
      保亭有6项: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被制作工艺、黎族传统器乐、文身、祖先歌。还制定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该条例是海南省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时,展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实物40件,图片近百幅。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齐翔到海南展区参观,看到树皮布后说,“展览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民族民间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即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海南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产生罕见树皮布文化,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级专家宋兆麟用了三个“最”字评价海南省的展品:最具原生态、最为古朴、最为精美。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