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的民风民俗
婚嫁
定亲:解放前,实行封建婚姻制度,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孩数岁,便托媒说合,甚至指腹为婚。如双方父母同意,即将女方之生辰八字写成庚贴,交给男方“合八字”,俗称“出命”。经算命先生卜算,如命格相和,无相克之嫌,即选日备彩礼送至女家,亲事便定,称为“定命”或“送槟榔”。
讲亲:为准备迎亲前之礼仪。男家备糕饼或粿粽等礼物,托媒带到女家,要求其父母给予迎亲,女家如同意,男家即可择日完亲。若女家以女儿年小等词推辞,男家还须来年再行讲亲,直至女方父母同意为止。
送日:即报知迎亲日期。女家父母同意之后,男家即请算命先生卜婚期,俗称“看日”。婚期吉日择定,男家请媒人将其日期和彩礼送至女家,称“送日子”,送彩礼,重在金钱。旧时送光银、国币、现时送人民币。彩礼多寡,视男方家境而定,并征询女方意见,富者多送,贫者少送。变有苛求者,男方须得托媒补送或婉言以和。此例沿袭至今,彩礼颇厚,一般需送人民币一、二千元,变有更甚者。
迎亲:婚期既定,双方均须做些准备。解放前,出嫁女子十天半月不做工,蹲在家里,同姐妹们一起忙做嫁衣裳。迎亲之日,男家备好花轿及鼓乐队到女家迎亲。有钱人家新郎,还租坐黑轿到女家,叫“出面”。而有些地方不分贫富,迎亲之日,新郎一定要坐黑轿前往迎接新娘。新娘穿男方租用的礼服,由伴娘扶送入轿,跟随到男家。共轿临门前,鼓乐炮竹齐鸣,新郎新娘参拜祖先,引进洞房。男女家富者,皆备筵席,宴亲朋,贫者聊备酒食,应付了事。晚间,新婚夫妇吃"和好饭",亲友戏闹。翌日晨,新娘入厨房,灶内添柴,缸内加水,然后分大小行礼,拜长辈,认亲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于数日后,男家备薄礼到女家接回,至此,婚礼方算结束,解放后,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推行《婚姻法》,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结婚,成为社会新风,传统的既然如此礼仪也逐步有所简化和改革。
生育 新婚妇临产前,娘家须送婴儿衣服、鞋、帽、尿布等物,并请接生婆到亲家看视女儿,叫做“催生”。婴儿出生后,娘家须送产后食物,如蛋、姜、酒等,谓之“看胎”。产妇坐月子。不准出门,以防染病。至十二月,始以婴儿沐浴,并备简便饭菜酬邻亲及助产者,称为“十二日”。婴儿满月,拜祭祖先,赐其名字,庆祝一番。男曰“弄璋”、女称“弄瓦”。富有人家生男孩,大排酒席,宴请亲友。满周岁时,给婴儿做“对岁”,备酒食拜见祖先,娘家送“手工粿”(用米磨成粉,做成鸟、鱼等各种物状的东西),连同砚、笔、书、尺、算盘、剪刀等物,摆设于婴儿面前,让其捡拿,以卜其将来从何职业,俗称“拾岁”。
寿庆 成年男女平时只做生日,不做寿。有“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之忌。50岁始做寿,60岁称大寿。72、83、94岁则大贺特贺。旧时富有人家祝寿大摆排场,堂上张灯结彩,寿屏高挂,正中桌上摆上筹面、寿糕、燃大红烛。寿公寿婆端坐中堂,头戴红巾,腰系红帕,儿媳双双上前跪拜,继由女儿、女婿、侄、孙等拜贺,然后大摆酒席热闹一番。是日亲友送礼物敬贺,岳父母寿庆,女婿之礼特厚。平常人家老者过生日,只剥“红蛋”,备便饭谢芳邻长者。此俗于解放后废丢已久,今又复兴。
建房 建造房屋乃家庭之大事,向来郑重。建房前,要把全家人生辰请“看日”先生卜算,择定吉日良辰。建房时,升梁尤为人们所关注。在先升梁后立墙,也有先立墙后升梁者,做法不一,但无论何者,均须于升梁之前,用戏纸写好梁斗(梁上贺联),贴在梁上,并用红布缝袋,装进钱、米,挂在梁中央,然后把梁置于宅基的前面,吉日良辰一到,立即升梁,鸣锣燃炮,齐声呐喊,并延请村中两位德高望重、父母双全、夫妻健在、子孙满堂者为贵人拜梁。有的于上梁时,还把糖仔、饼干等撒在宅基上,让孩子捡吃,以示吉利。梁升稳后,在屋内筑个临时灶,由一位亲戚挑酒米走在前面,屋主拿着火把跟在后面,接着全家大小鱼贯而入,称“入宅”。当天,设宴招待至亲。俗成已久,今尤胜之。
丧葬 解放前,城乡丧葬之习繁琐,礼仪不一。按一般习例,病者弥留之际,家人须日夜守护,对长辈更是如此,谓之“送终”。临终前,须为其剃头、洗浴、穿好衣服、鞋袜等,置中堂席地正寝。至殁,鞭炮三响,用钱纸遮脸,用被盖密,在死者足下造一香炉,点一油灯,叫“引路灯”。用棺木殓好死者置于中堂,死者家属在棺旁“守灵”,以尽孝道。贫者葬较快,富者葬较迟,有延至7天(一七)才出殡者,以土葬为主,火葬尚未为多数人所接受。出殡时,放鞭炮,抛纸钱,送上山头。有钱人家还请哀乐队演奏。每隔七日,举祭1次,称“做七”,共祭7次,49天。男“三七”、女“五七”为大,有些家庭还请道士开道场以超度死者亡魂,称斋醮,俗叫“做佛”。为死者制作纸床、纸柜、纸箱及生前用具等,于佛事结束前烧给死者。旧时居葬期间不理发,不近房事,不外出会客,不参加娱乐,称为“守孝”。殁后100天祭,称“做百日”;殁后一年祭,称“做对年”;殁后两周年祭一次,称“做三年”。“做三年”之后,可修造死者坟墓,立碑记,以后每年清明节扫祭一次。苗族人死后,请“道公”做道场,历时二、三天。将死者葬于祖山后,回来尽饮而散。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丧葬之风从简,干部中多以送花圈开追悼会对死者表示哀思。
放风灯 海南人从古以来就有放风灯的习俗。原属古崖州的沿海地区数百年来,每逢农闲时节,随时都有人放风灯。不过,最大的盛况要算元宵夜。
风灯一般高两米左右,直径一米左右,呈圆锥形,中空,圆底,用竹扎成支架,糊上心爱的彩约即成。它依靠多烟燃烧物燃烧积聚的气体冲力,使之升上夜空,因升空后顺风飘移,故名风灯。
“灯”与“丁”谐音,最初是人们为祈求人丁兴旺而制做的。后来,放风灯的含义也随着人们的祈求而增多,生意商贾工放风灯希望发财;种田农民放风灯企望风调雨顺;出门人家放风灯预卜前程。总之,风灯寄托着人们的意愿。现在它成为人们为庆祝丰年的娱乐活动。
元宵之夜放风灯大赛盛况空前。当晚人山人海,各乡参赛的风灯青的、粉的、绿的,有的宛若宝塔、有的酷似高帽、有的仿佛牛角辣椒。司令台一声号令,堆堆燃烧物依次点燃,就见一盏盏风灯冉冉上升,有的活像醉汉趔趔趄趄摔到一边,有的则直冲云霄。风灯升到一定高度后,响起了一阵鞭炮声,这是挂在风灯上的“过地炮”。“过地炮”响表明风灯已经离开“地界”到达“上天”。人们随即报以兴高采烈的锣鼓声。升上高空的风灯越来越多,随风飘摇,组成品字形,人们管它叫“三星灯”;排成一长溜人们管它叫“七星灯”;忽而有个风灯喷射出五彩缤纷焰火,辉映夜空,美不胜收。焰火过后,朗朗苍穹之上,无数红点忽忽闪闪,愈升愈高.
赛龙舟 每到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节日——端阳节,万泉河出海口的博鳌港边渔村的人就都忙于采粽叶碾糯米晒鱿鱼、虾米,准备端阳节包粽子。村里的青年们也在万泉河上忙于训练准备赛龙舟。
端阳节的早上,青年们吃过家里杀的肥鹅、肥鸭,煮熟的粽子和新米饭,便去博敖港赛龙舟。
水碧天蓝,日丽风轻,浪吻沙岸,鸥鸟翔飞。海滩上,椰林婆娑,方圆数十里村镇的人都云集到博敖港来。大船、小船、摩托艇和观赛龙舟的船从港湾里一直排列到港口边。码头上、海滩上、船上都是密密层层的观赛龙舟的人。赛区水面上拉着几条浮标界线,终点插着两面红旗。指挥船上彩旗飘扬,高音喇叭播着赛龙夺锦的音乐。两只长长的龙舟,舷边刻着龙鳞,龙舟两头扎着龙头龙尾,活像两只即将腾飞的金龙。龙舟队员更引人注目。个个身穿海蓝色运动服。头扎红巾,腰系红带,好不潇洒,好不威风!
哨声一响,龙舟赛开始了。船桨在健儿手中齐落齐起,龙舟像离弦之箭,舟尾吐着长长的银链。龙舟上的锣鼓声、划桨的“海哩罗哟”声,拉拉队“加油”的鼓劲声、观众的欢呼声......把博敖港闹得一片欢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