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 县市巡游馆 - 儋州
儋州调声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1月20日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045;项目名称 :儋州调声;项目类别:民间音乐;申报地区:海南省儋州市;编号:Ⅱ—14。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

       儋州调声是从儋州民歌活动中演变过来的。它最初产生在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北部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儋州在汉武帝时为儋耳郡(前110),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誉。

       儋州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之地,所以,儋州的文明开发得很早,受苏东坡所带来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上学的人,都喜欢呤诗作对子,未上过学的人,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也都喜欢唱儋州民歌。“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苏东坡居儋期间曾以 “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夷声彻夜不息”之句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儋州调声、山歌等民间艺术活动,赞誉此地歌风之盛。1962年,田汉先生到儋州视察时称儋州调声为“南国乐坛的奇葩”。近期,儋州又因包括“调声”在内的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调声是“歌海”中最受群众喜爱的品种,是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主要特色与价值: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儋州调声以齐唱和对歌为主,通常以村为单位组成调声队,歌手身着艳丽服装,一般多则三四十人甚至上万人,少则三五人。参加调声活动往往是男女分组对唱,每组都由一个善唱的人领唱,领唱者先起唱一小节或一句,然后大家加入齐唱,对唱调声时男女两队分排相对成列,两脚开站“大八字步”,并携手互勾小指,身体随旋律有规律地摆动,两手下垂稍屈时提腕,随身体摆动而自然扭动。唱到高兴时,双脚交替或前蹬或后点,气氛热烈,场面十分壮观。儋州调声从山歌演变而成,连词成歌,随歌伴舞。

       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儋州调声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现形式,曲调层出不穷,演唱过场活跃,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征。历年搜集到的调声曲调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负》、《祖国江山花百样》、《一时不见三时闷》、《单槌打鼓声不响》等。

       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还将儋州调声制成电话的回铃音,以宣传保护调声。

       儋州调声已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