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坡鹿,别名眉杈鹿、眉角鹿、泽鹿 。是海南岛的特有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海南坡鹿为中型鹿类。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而且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几乎成弯弓形。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仔鹿的斑点尤为明显,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60-100千克。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尖,侧蹄小。
栖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平原地区。性喜群居,但长茸雄鹿多单独行动。坡鹿喜集聚于小河谷活动,警觉性高,每吃几口便抬头张望,稍有动静便疾走狂奔,几米宽的沟壑一跃而过。取食草和嫩树枝叶,也喜欢到火烧迹地舔食草木灰。
据史料记载,坡鹿在海南岛曾广布于9个县,除中南部原始山林外,几乎遍布全岛。琼海县志早在1683年就有了关于坡鹿的记载。解放初期,屯昌、乐东等6个县仍有坡鹿分布,分布面积近400平方公里,种群数量超过500头。
由于过度开垦和乱捕滥猎,坡鹿种群量锐减。1981年10月,邦溪保护区内的最后一头坡鹿被枪杀。这个昔日有“坡鹿之乡”美誉的保护区从此消亡。在短短的30年间,坡鹿的分布范围由6个县被压缩到大田保护区1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种群量锐减至26头。坡鹿的命运岌岌可危。
海南坡鹿面临的严峻形势受到社会关注。国家林业局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将26头坡鹿用3m高的铁丝围拦与外界隔离,保护人员日夜守护。与此同时,保护区与中科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积极合作,对海南坡鹿的生态生物学及保护增殖课题展开了全面研究,采取了种植优质牧草;开挖饮水池;设置人工盐场和食物招引点;火烧法更新植被;建立人工驯养种群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坡鹿的数量由1976年的26头发展到1986年的86头,到2007年6月猛增到1785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