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馆 > 动物游 > 水族 > 海南海洋水产 请选择动物游其他栏目
海南海洋水产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000公里,相当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的两倍,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
    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海南省已记载的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隶属于海绵、腔肠、软体、甲壳、棘皮和鱼、蛇、龟、兽诸类动物和藻类等。其中,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体形较大的有黄鳍金枪、鲣鱼、鲨鱼、马鲛等。个体较小的有金带黄鲷、扁蛇鲣、白卜鲔、燕鳐、真鲷、石斑鱼、鹦咀鱼、鲻鱼等,尤以石斑鱼、真鲷、马鲛、金枪鱼等价值最高产量最大。
    主要经济虾类17种,主要品种有斑节对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红斑对虾、中国龙虾、墨吉对虾等。海参类有梅花参、赤瓜参、白尼参、黑尼参和白参等。爬行动物,主要是海龟(可重达200多公斤,西沙特产)、玳瑁及海蛇。
    海南贝类繁多,资源丰富,达700多种,仅西沙群岛的贝类就有250种以上。主要经济贝类150多种,主要品种有鲍鱼、文蛤、泥蚶、大珠母贝、珠母贝、马氏珠母贝、企鹅珠母贝等;价值较高的有鲍、牡蛎、珍珠贝、白蝶贝、大珠母贝、马蹄螺、夜光蝾螺、蝶螺、凤螺、虎斑宝贝等,其中马蹄螺的珍珠层价值极高。
主要经济藻类162种,其中以麒鳞菜、江蓠、马尾藻等10多种经济价值最高。
    还有丰富的珊瑚资源,如鹿角、葵花、菊花、兰石竹等珊瑚。南海海域的海洋生物,多为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区域常见的暖水性种类,其中包括一批首先在中国发现和记述的新种。在浅海、近海区种类多呈带状分布,环岛潮间带生物丰富,平均生物量每平方米391.25个,以岩礁型生物量最多,淤泥滩型、沙滩型次之。从生物类群量的百分比中比较,藻类占总量的62.8%,软体动物占29.6%,甲壳类5.48%,其余为多毛类和棘皮动物。
    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省优良的渔场有北部湾渔场、清澜渔场、三亚渔场、西中沙渔场和南沙渔场。据估算,整个南海最大持续渔获量为420多万吨,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的重要基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电话:0898-66257886 18976061501 020-38013166   传真:020-38013196   电子邮箱:itciya@vip.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大道19号蓝天广场四楼 ©2012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hainan tourism digital museum.
全程运营机构:思洋互动传媒  粤ICP备0608202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