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把“信”送给谁? |
来源:南海潮互动空间 发布时间:2009-05-19 11:45 责任编辑: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
|
一、体制与机制问题 关于海南干部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这就是海南党政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包括执行力)的突破点所在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否则,其它工作环节的改革都只是在战术层面(最多是在某个战役上)攻坚,如果贻误战机,“换汤不换药”,最后很可能久攻不下。 “纲举”才能“目张”, “信托”于民主法制建立与健全等政治改革配套支持体系,而不是完全或主要依靠于人治! 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某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现摘录部分精辟的阐述内容概要:“一个先进的政党,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来武装;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当前,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地方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我感觉,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应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这4个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认真研究和分析。作为党外人士的笔者认为:海南也不例外! 海南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确多项重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融入世界竞争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并使得海南建设开放型经济已进入新的阶段。但是这些成就的取得,并不能说明海南改革开放一直以来存在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的这个“老大难”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有效解决!只是近几年来,海南的确有了一个开拓进取的强有力最高党政领导班子,才使得海南改革开放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健康快轨道,海南人是幸运的!可是,海南人的幸运能否“可持续发展”呢? 这取决于一个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经济特区能否在海南真正建立起来!那么,关于海南人事干部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有了政治法律保障与人文依托、实施基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开始,海南省委就紧紧围绕“创新特区体制,推动海南科学发展”这一重要载体,结合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建设国际旅游岛、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等重大改革与建设举措,围绕“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后,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海南新一轮发展”,“如何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科学发展,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等六大专题,深入进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思想大解放,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大讨论,深刻剖析和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习活动得以深入、取得实效。 “海南省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大讨论结合起来,精心设置包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等10多个事关海南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近一个月来共形成很多有分量的调查报告”,等等这些说明海南省政府已经高度重视如何“创新特区体制,推动海南科学发展”这一难题的认识与破解了。 2008年11月6日,卫留成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再吐心声: ●海南的发展,不缺少中央正确决策和支持,不缺少好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也不缺少鼓舞人心的目标,但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执行力。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级机关在制定政策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但政策出台后就是会议传达会议,文件贯彻文件,一大堆好政策到下面最后变成废纸一堆。 那么,是否因为海南真的缺乏有执行力的人才吗?当然不是!海南自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完全形成法制意义上的人才成长的环境,不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我们一方面大呼人才短缺,手上可用的干部不多,尤其是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太少,事业缺人;可另一方面,许多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因为缺乏合适的机会让他们脱颖而出,默默无闻地一直在基层工作,隐性浪费人才资源的情况始终存在”。 这里所说的“真正人才”,当然包括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执行力人才,而不是那些“想歪事、能来事、闲无事、败成事”的奸才或奴才! 那么又依靠什么剔除或少滋生奸才或奴才?如何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万马奔腾局面呢? 南海网上有网友,直言不讳:“问题出在用人机制上,官场潜规则使一些欺下瞒上、做表面文章的“能人”主事,结果可想而知,专心做事、全力“执行”的劳者总在领导的视线外而得不到赏识重用,罗恩能执行几次?” “老卫:其实做好一项工作,并非完全是执行力的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政府人员和百姓的素质水平不如解放年代的人吗?环境更差吗?许多事情说了做不到,做得不到位,甚至于不做,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窃以为是信念的危机,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底线,再加上体制和制度的严重缺失,才会导致人浮于事,利益至上,行政拍脑,人际冷漠等等的发生,疾重难返,执行力仅仅是直拳,要使海南省能直面世界,更多的需要组合拳,砸碎更多的坛子,需要更的张汤式的公务员,不相信海南没有罗恩.” 笔者看来:所谓“信念的危机,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底线,……才会导致人浮于事,利益至上,行政拍脑,人际冷漠等等的发生,疾重难返”,这些其实都是表象的因素或其次的因素,根本上的原因在于:海南政治体制(的适度、适宜、适时)改革是否有些滞后?(或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吧!此话题不提),再说具体实际一点,就是如何防止“体制和机制的严重缺失”状况,进一步扩大或者加重!换言之:海南只有先从干部人事体制上进行更有力度与广度的改革,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而推动海南目前各项重大问题或战略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或者彻底性的大变化!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在海南改革进程新时期中的具体体现! “干事好坏一个样,能干事人靠边站”;“利益既得者保资源,利益边缘者攀资源”等等,这样的“用人机制、官场潜规则”种种思想意识行为甚至走形的“官场制度”,能够形成海南执行力人才层出不穷的局面吗?“有的地方和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做得不够,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监督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是否在海南同样存在呢? 不错,“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组织保证”。但是,笔者认为:“党管干部的原则”,不等于“党选干部”! 笔者的言论也许“大逆不道”,但既然是开门延纳建议,畅所欲言,那么本人就“知无不言,言者无罪了”。其实,我也知道,这显然不是卫书记甚至一个领导班子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它的确又是个大问题! “党管干部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因此,选人用人,应该成为海南各级党委的工作重心。”这是前提,但是如果有一种方式(准确地说是一种机制)能够保障在这个前提下,选择出真正的具有优秀执行力的干部到位,那么“党管干部的原则”有必要成为“圣旨”或“天条”了吗?所以,这其中是否应该纳入“民主法治”的成分轨道呢? 是的,“干部管理体制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不从现在的“一朝一夕”开始着手,那么未来的“一朝一夕”岂不更加渺茫?海南特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又从何体现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错,“如何给各级干部不断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为掌握选人用人大权的各级党委班子成员所熟悉,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南各级党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选人用人上来,是时候了!”,但是,这种选人用人,不是寄希望于“伯乐相马”的现代故事发生,而是依靠一种机制制度的源源不断推动!这就是海南特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体现。 养干部的执行力),同时他也“身教”(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执行力)的故事,就不至于让一些政府官员深有感触了。如果这种“机制相马”的现代制度形成了,那么,南海网上网友提到的“干部整体文化素质尚待提高;海南部分干部存在谋人不谋事、重私利轻工作的不良作风;干部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尚待提高”等现象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今年4月份期间李克强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海南要在深化改革,在改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方面为全国提供新经验。海南发展求优不求大,要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李克强指出,作为经济特区,海南不仅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行先试,力求新突破,还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笔者认为:中央领导同志已经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了海南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问题的关键点所在!甚至指明了方向。 问题是:海南此时不搏,还待何时? 二、软环境建设问题 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不得不“老生新谈”了:海南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伴随着软环境建设的二十年,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具体落实软环境建设问题上,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与实施执行力? 应该说:几乎海南每届政府都是比较重视软环境建设问题的,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琼府办〔2002〕34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检查的通知”中,省政府针对《十项措施》,通知内容涉及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时间安排、组织领导与具体要求等方面,可谓非常具体了。但是,当年检查“省政府22个组成部门和10个直属机构”的这些人或组织机构,又由谁来对他们进行反监督呢?不得而知! 2005年7月期间,专家们曾经建议海南省的投资软环境建设还要有新举措。今后应加紧研究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之后,政府有效“退出不该管的事务”的有关运行机制。时至今日,这样的“有关运行机制”是否已经出台?如果出台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呢?起码这些工作都没有落实,又何谈海南政府整体意义上的的执行力? 几年前,海口市的投资环境受到一些质疑,个别政府部门“小鬼”难缠,令外来投资者却步。当时新上任的海南省委副书记、海口市委书记某领导将第一“板斧”砍向了软环境建设。 为此,海口市出台了重点项目服务“六不准”规定:而且还规定,对涉及重点项目引进、办理、建设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投资服务中心都有权协调、督办,谁阻挠、延误这项工作,谁负责任。 可是,事后,哪些单位或个人违反了规定?又受到了怎样的严肃处理呢?同样不得而知。 老百姓连起码的知情权、监督权(更不用说参与评论或建议权)都没有?何谈以人为本?何谈执行力? 笔者人为:首先应该在海南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中树立“软环境建设也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以“经营城市一体化资源”为出发点,营造“以人为本”的软环境构建文化氛围,把软环境建设内容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并且作为硬件指标细化,纳入“城市品牌”政绩考核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根本性的措施还是在于:上述提到的海南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与否?因为上述涉及的一切相关工作都需要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后,才有人实施相互监督、有效落实推进工作,软环境建设才能有了实施的人文、社会环境基础与法制保障。 三、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执行力问题 “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载体,全面推进旅游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开放。用好用足国家批准的旅游开放新政策,借鉴韩国济州岛、泰国普吉岛等国际旅游先进经验,加快旅游软硬件国际化改造步伐,全面提升旅游开发开放水平”。海南政府的这一战略决策,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上述决策,谁来执行实施到位呢? 海南历史上几乎每两三年换一次省旅游局局长!难道人事变动涉及的那些旅游局长们,个个因为成绩卓越而获得了提升?但也不至于人人都是“草包”吧?那么,靠一个卫留成书记、一个新上任的陆志远等领导团队,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这一战役,其执行力问题就能够力挽狂澜或根本性好转吗?显然不是! “信托”于(包括公开竞岗制、人才选拔自推荐制、政绩考核末位淘汰制、行政首长问责制、民主代表参评监督制、奖罚结果公示制在内的)一系列干部人事体制改革课题的深化;民主法制建立与健全等改革配套支持体系;海南党政各个层面中的一大批旅游产业领域中德才兼备人才结构群体的建立形成,以及“信托”于社会各界力量的融合参与等等!那么,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这一战役,才可能赢得海南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推动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坚实基础。 听说卫留成书记曾把1998年任中海油总经理时读过的《把信送给加西亚》送给身边的干部,“润物细无声”,让他们去看、去领悟。这也是卫留成用快捷高效企业文化改造拖沓低效机关文化的一次可贵尝试。随后“执行文化”出现在了2004年、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近来听说为了洋浦开发区的进一步开放发展,卫书记“沙场点兵”:任命了海南中远博鳌公司的一位富有执行力的实践型领导为洋浦开发区的领航人,笔者作为曾经工作于博鳌投资控股公司的一份子,同样能够感受到卫留成书记的一片良苦用心: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希望“把企业优秀的执行文化,溶入政府以民为本的本质要求之 中”。 可惜的是:“把企业优秀的执行文化,溶入政府以民为本的本质要求之中”的“识才、惜才、爱才、选才、用才”的现代版“高山流水遇知音”或“伯乐相马”故事,其实对于海南来说,不是多了,而是发现或发生得太少了!如果海南形成了这种人才辈出的机制与环境氛围,也许卫留成等领导人不会那么辛苦,也许我们的感叹会少很多! 所以,在此建议(不如说我们寄希望于)海南政府领导,就以“海南国际旅游岛” 打造系统工程将涉及到的相关行业部门(而不仅仅是旅游局部门)或组织机构等,作为海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点! 那么,如何进行海南干部人事制度上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呢?通过上述提及的“公开竞岗制、人才选拔自推荐制、政绩考核末位淘汰制、行政首长问责制、民主代表参评监督制、奖罚结果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法治确定与有效实施、监督工作,让一股股清新的改革务实之风吹遍海岛内外,首先在思想理念识别等方面,形成“促醒、促警、促动、促进”的“以点带面”积极作用与社会反响良性循环效应,为全面进入“海南行政执行力提高工程”行为识别环节打好铺垫。 此外,如下途径措施,也许有助于海南高层党政领导干部有所参考: ★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或者有发展潜质的储备干部,带着海南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前往上海、杭州、苏州、深圳等我国旅游经济发达区域甚至于台湾地区挂职锻炼或者考察交流取经。 ★把“海南国际旅游岛” 打造系统工程将涉及到的相关行业部门(包括省旅游局)或组织机构等,让这些相关部门相互之间(尤其是领导干部)轮值上岗,熟悉双方工作职责范围与存在困难,学会换位思考。 ★部分旅游经济方面的储备领导干部,在有待提拔任命(至少是在公示期)之前,让这些储备领导干部在海南旅游经济不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一段时期,使他们认识到海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学会全局思考问题,在一线历练中体会什么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在海南五个旅游经济区涉及的旅游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市县之间,结成“一帮一对子”,共同打造海南旅游经济发展的“1+1>5”工程。 ★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 打造系统工程的需要,将涉及到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整,考虑组建实施“大部门组织机构”或者干脆成立直属于海南最高行政领导行政管理的“旅游经济发展工作小组”,有职、有责、有权(成立不久的海南旅游发展委员会机构,由于种种原因,其作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适当增加其他党派人士与非党派人士身份的旅游人才或经营管理行家,在旅游经济发展相关部门重要领导岗位上的任职比例,少一点“在野与非在野”之别氛围,多一点和谐执政的“蓝天战略”又有何妨? ★直接从海南旅业企业或相关机构中,“不拘一格选人才”:大胆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或者理论实践能力兼具的执行力旅游经济人才(最好形成涉及涵盖景区、酒店、旅行社、交通机构等几方面结构互补的人才团队),充实到上述旅游经济发展相关部门的重要岗位上作为行家领导,这样才可能制定出一些具有操作性、全局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措施及其实施监督。仅仅依靠几个专家学者作些理论上的探讨演讲是远远不够的,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最需要的是具有宏观战略眼光、同时又具有攻坚执行力的旅游经济行家干才,这样的干才,少官僚气,没烟雾气,多务实气,多执行精神气! ★“鼓励国内外著名旅游人才培训机构进入海南设立旅游职业或管理培训中心。再者,引进或发挥海南现有的高水平、熟悉国际规则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市场营销和涉外旅游等专门人才作用,积极实施借脑工程,政府注意组织聘请海岛内外旅游经营专业结构及旅游专家搞好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市场拓展、酒店管理和职业培训等,多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全面提升海南旅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四、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问题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步伐该如何走呢?有关机构提出了海南全岛规划为“五个旅游经济区”,应该以哪个“旅游经济区”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 课题组认为:选择“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作为国际旅游岛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第一步先行试验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政策,第二步进行统筹发展的改革试验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改革举措和政策。与此同时,试验“以市联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即在经济区内各市县保持原有的独立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建立以三亚为中心的十分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城乡产业布局、城乡重要的公共事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如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信息共享、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实行联合决策,联手开发,联动发展。 上述观点意见,笔者不敢苟同,觉得其理由依据是必要的,但是不充分的。本人则是认为:是否应当选择“海口滨海文化旅游经济区”作为国际旅游岛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而不是“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其主要的理由依据如下: 一)上述在“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推行的先行试验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政策,第二步进行统筹发展的改革试验,试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改革举措和政策。以及对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城乡产业布局、城乡重要的公共事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如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信息共享、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实行联合决策,联手开发,联动发展。这些举措其实在海口一样可以实施,难道海口区域就不具备实施上述系列举措的体制机制、经济、人文等环境方面的基础吗?显然不能这样下结论吧? 二)何况海口毕竟是海南特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交通的中心和省府所在地,也正是因为作为海南特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交通等)中心和省府所在地的海口市城市圈,如果在“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政策”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反而滞后于三亚等其他旅游经济区,那么,所谓海南经济特区的软环境建设形象与“科学发展观”,又从何体现呢?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成功,表现为五个“旅游经济区”的建设开发成功,体现为海南岛整体和谐格局上的改革开放成功,而不是“一股独大”或“一马当先”!更不是一个“旅游经济区”已经有良好的基础,还要“更高、更快、更强”,而另外的其它“旅游经济区”(甚至于不夸张地讲),还停留在“脱贫致富”的阶段!海南只有整体意义上的经济特区,而没有局部区域上的旅游经济特区;这是海南进行经济相关领域的改革开放,而不是海南进行“旅游发展体育式竞技比赛”! 四)如果一个地区的省府所在地以及其最贫穷落后地区的旅游经济领域改革开放,都没有取得同节奏范畴意义上的成功,谁能相信:这个旅游大省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相反,只有一个地区的省府所在地以及其最贫穷落后地区的旅游经济领域改革开放,都取得了“同节奏范畴”意义上的成功,那么,世人才会相信:这个地区的旅游经济领域改革开放,取得了全面性的实质成效。这既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海南政治高度的需要! 五)我们应该承认:相比于其他旅游经济区,三亚在自然资源总体资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旅游人文环境、城市旅游节事营销活动、市场客源结构建立等方面,领先于海口等其他旅游经济区!也正因如此,为什么不让“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保持适当的发展节奏,而“后发制人”呢?众所周知:海南的五个旅游经济区,都有吸引眼球的众多卖点,可是,不得不承认:在高端滨海度假这个市场结构层面上说,的确,三亚旅游经济区是海南度假天堂中的天堂!这也正是“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需要“后发制人”的原因所在。笔者没有见过:就餐出席时,看见端上的第一道菜肴就是鲍鱼! 六)再说,即使其他旅游经济区飞速发展,难道“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会止步不前吗?当然不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五个旅游经济区之间的积极竞争与整体上的和谐同步节奏发展态势出现。这是否为科学发展观,在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上的具化体现呢? 不然,这样的市场形象还会加剧:“游客一来到海南岛,海口是首经地。但是,还没等游客看清楚海口是什么样子,旅游公司就用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游客匆匆忙忙安排到三亚及各主要旅游景点游玩、“购物”等等,返回海口落脚后,就又匆匆忙忙的将游客送走了...... 一问游客:海口好吗?“海口没有什么好看的、也有没什么好玩的.......”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海口毕竟是海南省会的中心城市,一个区域的变化包括软环境形象等,客观上首先体现在这个省会中心城市的根本性变化与否上! 四、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需要树立时代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海南旅游经济发展,是否有了榜样可树呢?其实,榜样的“美丽之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缺乏的是发现的眼光、深入的视野与正视的勇气,它就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博鳌水城的创立初期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执行力,都在此得以彰显! 依然不被垂青。然而就在此时,天地间走来一群不平凡的“凡人”——晓奥公司董事长蒋晓松先生,率领第一批“拓荒牛”沿着博鳌小渔村当年唯一的一条土地颠簸着进入博鳌,滴结成了博鳌“进军大序曲”的第一段“乐谱”。 1996年初春,经过4年的精心规划与准备,博鳌旅游区首期工程太阳城项目正式动工,之后又陆续启动和开发建设博鳌沙坡岛高尔夫球场、博鳌酒店项目、九曲江温泉勘探、办公大楼……等一系列旅游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完成了博鳌初期的国际一流的规划蓝图,奠定了博鳌发展的基石。 1999年秋由上海中远发展股份公司、晓奥公司、海南黄金海岸集团三家股东共同组建“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后以创建博鳌亚洲论坛、开发建设博鳌亚洲论坛基础设施为前期主导目标,开始了博鳌新一轮开发。 2001年6月,海南省政府将博鳌水城正式划定为“特别规划区”,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含中远发展股份公司)为博鳌水城唯一主开发商,对博鳌水城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开发。 这是博鳌人“进军大序曲”中的几段篇章,然而这几段篇章之间的跃进决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和轻松,“博鳌亚洲论坛”从概念到实践,从构想到现实;从“博鳌度假区”到“博鳌水城”,再到“博鳌特别规划区”,每一项进展,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了很多博鳌人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其间博鳌人为之奋斗挥洒的汗水、辛酸与艰辛恐怕只有亲历者刻骨铭心! 2000年3月,以博鳌亚洲论坛为目标,海南省成立“博鳌基建省长跟踪小组”。7月,博鳌金海岸温泉大酒店在“半拉子”基础上动工。10月,这座一流的五星级酒店竣工,并迎来了11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专家学者会议。博鳌的建设者们以顽强的精神与坚韧的毅力,创造了让人惊奇的“博鳌速度”。 公元2001年2月,海南顺利通过了一个场特殊的考试。作为应试者之一的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2000年5月起至2001年2月,在经受台风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情况下,以倪强总经理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强有力领导下,博鳌人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的15项工程建设,成为一个个难忘的音符,述说着建设者们的顽强拼博。许多同志为了论坛的创立,不辞辛劳,或带病工作;一批批幕后英雄,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中远公司中有的同志加盟博鳌建设后近八年不曾回家探亲)。正是靠着每一个博鳌人的超常努力,弥补了客观条件上的某些不足,完成了许多人看来无法完成的业绩!这实质上就是一种艰苦卓绝的执行力体现。 这就是“博鳌”奇迹!因此,时任汪啸风省长曾在一期工程竣工大会上说:“博鳌亚洲论坛一期工程是海南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但这奇迹的产生是源于大海的胸怀和力量凝结而成的博鳌精神打造出来的丰硕果实。 这种博鳌精神也体现在博鳌人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更是促成了海南全省“博鳌执行力精神”的诞生。想当初,海南各行各业、人人争当东道主,个个争做友好使者共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转化为全省人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自觉行动。博鳌亚洲论坛的创立,也推动海南省软硬环境的改善,吸引国际社会更多地关注海南,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为海南省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这就是“博鳌品牌”! 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也带动了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据海南省2001年的旅游资信情况表明:2001年是海南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的一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之后,博鳌水城旅游人气指标在海南各大旅游景区中名前列茅;海南博鳌水城已经成为国内各企事业单位机构召开高规格会议的首选地和代名词。博鳌金海岸温泉大酒店的全年平均住房出租率和平均房租一直居海南之首(提前多天而且现金预订酒店,已经是公开的不争的事实)。该酒店开业两年来,已接待过200多位各国领导人和政府高官、近400多个大中型会议,包括东盟高官论坛、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潜力论坛、房地产论坛、中国市长论坛、中国电影基金年会、旅游局长会议以及一些著名跨国公司会议等等。 人气旺盛又带来投资开发热。仅在2001年琼海市招商引资项目就达98个,合同投资额40多亿元。琼海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以突飞猛进。琼海市的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人称博鳌是中国乡镇中电信覆盖密集度最高的村镇,邮电业务量增长速度达20%以上,而用电量的增长率是30%以上。目前博鳌镇上已有国家各商业银行机构设立了网点。 博鳌效应,远远不止上述这些……。它给予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区域开发模式”、“区域总体规划与战略发展策划”、“海南的开放如何运用大手笔和新思路,寻找和把握新机遇”、“基础建设配套模式”……等等,这些都可以给人以启示。现在讲博鳌水城在各个环节方面都运作成功,显然为时尚早或者说有恭维之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博鳌水城在博鳌亚洲论坛创立前后时期(尤其是2000年5月起至2001年2月阶段中),产生的海南建筑工程史上的“博鳌速度奇迹”这个执行力故事佳话,是否应该成为海南各界(包括政界以及旅业、旅游房地产界)“值得认真思索和总结的重大课题”呢?从一定角度讲,这是博鳌水城主开发商对博鳌甚至海南改革开放发展史上,在执行力锻造层面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性贡献与标杆旗帜之一。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经济特区更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发扬光大与传承、演绎!我们期待着:当年的“弘扬博鳌精神,打出博鳌品牌,拓展博鳌效应”可持续发展下去,有更多的执行力故事佳话出现,有更多的精神品牌出现,如“洋浦执行力精神”、“椰城执行力精神”等等,一个个执行力精彩故事的发生,就是中国热岛锻造成国际旅游岛的执行力森林大厦基石的奠定。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其他报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