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旨在通过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修学旅游等旅游产品拉动全民旅游消费的国民休闲计划,要正式在全国推行,确实还有待时日了。
不过,依笔者之见,指望依靠国民休闲计划来尽快拉动内需,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就目前的休闲水平来说,我国整个社会并不平衡,当少数消费能力强的国人已对高尔夫、赛马、游艇等所谓国际“贵族”运动感到不再新鲜之时,更多的普通收入者却尚未真正享受过较为体面的旅游休闲。其中,还有不少农村群众更是以探亲、赶集这样的方式来替代旅游休闲。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本来就是属于全体公众的公共资源,应为全体公众所共享,然而,不少大景区却仍然“两只眼睛紧盯住自己的钱袋”,巧立收费名目,以畸高的门票把大量游客挡在门外。
当然,分析起来,造成我国整个社会目前休闲水平不平衡现状的根本原因,亦在于广大普通国民休闲消费的承受力确实还有限;而引发旅游休闲业消费价格的上涨及不当收费增多的根本原因,恐怕亦与国内一些大旅游景区已成为利税大户而受到当地政府的特别保护有关。
可见,在许多倡议者那里,承载着拉动内需重任的国民休闲计划,说白了就是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若再直白一些,就是要通过国民休闲计划的推行让更多的老百姓掏出更多的钱花在休闲旅游消费上。因此,当国民休闲计划被冠以“拉动内需”的名号时,一些大景区当然就难免会以此为堂皇借口而争相涨价并巧立收费名目了;与此同时,更多消费承受力确实有限的普通国民,也就可能在亲身尝试与刺激消费划上等号但质量难保的休闲旅游之后,难以后续消费。
鉴于此,笔者认为,尽快推行国民休闲计划或许立意不错,但当这一休闲计划成为不仅仅是对个人文明程度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成为对一个政府、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最终考验之时,我们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在这一举措的实施中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应该更多地考虑使这样的休闲计划能充分体现出惠及国民的公共意识,以及如何能通过这一休闲计划在真正意义上去提升国民的福利,而不应眼光短浅地仅仅和“救市计划”临时捆绑在一起。认真地说,我们确实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仔细思量如何让国民休闲计划真正成为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这个问题。
如果这样思考,国家旅游局缓行国民休闲计划,笔者不仅不认为是什么不利之事,反而觉得此举确实是从惠民利国的立场上考虑,应该说是大有裨益!
记者: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