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当空,中山路上的两排骑楼建筑依旧如往日般丰姿绰约:白色的外墙,配之以竹状抑或花类的中西浮雕图案,伴上方形的、或尖尖的窗楣,独特且素雅,偶有残破的痕迹,给人以十足的美感与历史感。附近新华北路、博爱北路、解放东路等路上,骑楼虽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显中西合壁的特色。
这里的骑楼曾经历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保护。海口市文物局局长张昆荣介绍,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山路的骑楼立面被全部刷新,街区顿时焕然一新。另一次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得胜沙路的骑楼,除立面被整修外,街区道路的地下管网、路面等基础设施也予以了建设。
6月2日上午,在海口中山路上的一栋骑楼建筑里,经营机电杂货的吴女士忙着店里的生意。在吴女士所在的这栋骑楼上,挂着杂货店的招牌“海口祥盛发贸易有限公司”,招牌上方的骑楼外墙上,还清晰地保留着三个字“泰昌隆”--一个经营旅店业的老字号。其他骑楼上,“香园”、“郑记锁行”等老店名字也清晰可见。
据史料记载,19世纪40年代,海口第一栋骑楼落成。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口从1920年代逐渐形成解放路、中山路等一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这里商业繁荣,一些外国人,如马来西亚人、法国人等也来此经营商铺。
“通过政府与百姓的共同努力,海口骑楼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国内最为集中、规模最大、较为完整的骑楼街道。”张昆荣说。
时光荏苒,当一批批老字号们空留名号在骑楼外墙的同时,如今的骑楼老街里,吴女士等众多商户成了这里的主人。他们卖着时下海口的各类畅销货品,有布料、服装,有特色小吃、海鲜干货,还有家电用品等。
“关注骑楼的人非常多。我在这里已有6年,每年都会有很多游人来询问骑楼的情况。听说这里马上要进行保护性综合整治了。”吴女士说。
的确,海口正准备再对骑楼街区进行大规模的保护和整治,并借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已完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负责人介绍,保护与综合整治工作一旦启动,百年老街将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老街将更美,将为文化海口添彩。
作者: 罗 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