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亚塌方8名被困者安全获救 |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发布时间:2009-06-08 09:13 责任编辑: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

资料图片:候女士这两天一直心急如焚,得知丈夫在隧道内安全,她欣喜万分。
7日下午15:55分,三亚迎宾隧道8名施工人员在被困64个小时之后,终于成功获救。在这几天里,隧道底下的被困者、救援队和事故现场内外所有人员,都经历了焦虑和喜悦。国家交通部,海南省委、省政府及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驻琼部队,三亚党政多个部门,无不参与到抢险救援之中,救援工作的每一次进展,都牵动着海南人民的心。而现场所有人员感受最深的,是生命的可贵。本网记者现与网友一同回顾刚刚过去的64小时…… 多种营救方案并举,可救援措施依然几番受阻 三亚环城高速公路迎宾隧道分为左右两条隧道,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隧道设计全长1200米,施工单位长沙路桥公司从去年9月开始施工,截止5月底,隧道两端各挖掘完成大约300多米。6月4日晚上23:30分,右隧道220米处突然发生塌方事故,将仇福义等八名施工人员被困在隧道之中。 6月5日零点前后,消防官兵、施工单位负责人、三亚市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同时,施工方派出挖掘机清理隧道塌方土石。5日凌晨起,救援队组织了四辆装运车迅速从隧道口向外拖运土石,但就在装运的同时,大量土石随着“漏斗”形状的塌方口不停下塌,从隧道口实施救援的方案进展十分缓慢。 5日上午9:00,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三亚市长王勇,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逢春等与中建三局、海南省消防总队领导紧急磋商,并作出决定:在继续从隧道出口装运土石的同时,立即从隧道塌方顶部的山坡上挖掘补给通道,尽快给被困者提供食物。10:00分,挖土机和钻孔设备抵达山坡上进行挖掘。 5日上午,省委书记卫留成要求三亚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千方百计加快救援,并要求省安监部门联系有经验、有能力的铁路建设单位帮助救援。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批示要求,三亚市、省交通厅要采取一切措施抢救被困人员,安监部门要把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与此同时,国家交通部相关领导抵达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5日下午至晚上,山坡的挖掘工作稳步推进,一度曾接近隧道顶部仅有7米,但由于随后遭遇大面积岩石,挖掘工作被迫放慢。当天夜里,三亚市领导、国家交通部专家和中铁三局、省消防总队专家再度研究新的救援方案。塌方的右隧道距离平行的左隧道大约30米,救援指挥部决定从左隧道向右隧道被困点开挖救援逃生通道,而山顶的钻孔和隧道口土石装运仍旧继续。江泽林和王勇反复提出,人员被困时间越来越长,单一的营救方式一旦受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6日凌晨1:30,救援队从左隧道实施了第一次爆破;凌晨6:00,在第二次爆破中,左隧道上方出现裂缝,为避免危险,爆破工作中断。与此同时,救援队又启动了一种新的救援方式,即在右隧道塌方处某一侧挖直径约50公分的“猫洞”。专家分析,采用这一方法,隧道口运送土石方工程将大幅度减少,将有利于加快速度。
 云南女子山妹一边喂孩子,一边焦虑地等待被困丈夫的消息 6日早上8:00,被困者王后强的妻子倪女士来到工棚临时指挥部,她突然双膝跪倒在江泽林身前痛哭:“请领导救救我的丈夫,他已经被埋30个小时了!”江泽林与在场的救援队负责人慌忙把倪女士拉起身来,江泽林搀扶着倪女士说:“虽然救援暂时遇到了困难,但我们一定及时想办法打通通道,很快就会营救出你的丈夫和其他人。”在场的指挥部所有人员表情凝重,透过江泽林的眼镜,记者看到他的眼睛似乎已经湿润。 山顶补给通道打通,救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6日上午,海军驻琼某部也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参与救援,并提供了先进设备。11:40分,省长罗保铭抵达事故现场,与三亚市领导和救援队共同商讨营救措施,并鼓励大家增强信心、继续战斗。 6日中午12:15分,山顶的补给通道终于打通了!当救援人员试图对准洞口向隧道中发出信号时,隧道底部突然朝洞口射出一束光线,紧接着从隧道中传来“我们8人都安全”的呼喊声,山坡上的救援人员顿时一片欢腾。在救援队与被困者商议之后,罗保铭、江泽林、王勇与救援队反复论证,最终决定重新启动从左隧道向右隧道挖掘逃生通道的救援方案,省、市领导要求救援工作必须保障被困者安全,实施爆破挖掘必须严格控制炸药的使用量,安全第一、稳步推进。 6日中午12:45分,救援队按照专业医务人员的要求,将第一批食物送达被困者手中。14:35分,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逢春与隧道塌方事故被困人员高峰通上电话,高峰在电话中用洪亮的声音说,隧道内有一百多米的空间,供电正常,被困人员在里面烧了开水。所有被困人员已经食用了营救人员投送的食物,大家情绪稳定。 6日晚上直至7日上午午,救援队每隔四个小时实施一次爆破,救援工作稳步推进。7日上午9:00,救援通道仅剩5米。 救援逃生通道顺利打通,8名被困人员安全获救 6月7日下午,被困者家属焦虑地等待在隧道口。15:40分,三亚迎宾隧道塌方最后一爆顺利实施。15:50分左右,救援逃生通道终于被打通,8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在武警官兵的护送下抵达医院。 7日下午16:40分,记者在三亚市人民医院与仇福义等8名获救人员一一见面。医院唐进先主任告诉记者,经过初步检查,8名工人的生命身体状况正常,只有两个人有腹泻症状,预计两、三天后便可康复出院。 7日下午17:00,江泽林到医院分别看望慰问了8名被获救人员,叮嘱医院及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障他们的安全。 生命最可贵,患者家属经历悲喜两冲天 6日凌晨6:00,在隧道上方,一位蹲在地上哭泣的女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哽咽着告诉记者,她姓倪,安徽人,其丈夫王后强正被困在隧道中,他们夫妻俩刚从老家来此两个月,没想到丈夫就遭遇不测。“我已经上山(隧道顶上)四次,每次看到通道还没有打通,我心都碎了,我害怕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受不了,根本不敢打电话。”说到这里,倪女士已经哭成泪人,几位女工友闻讯赶过来把她搀扶进工棚。 云南女子山妹最让记者们心痛,她是被困者卢云红的妻子。她怀抱着刚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整日以泪洗面,虽然三亚市工会主席苏琼英一直陪伴在其左右,规劝她保重身体、按时饮食,但她依旧两天没有吃一顿饭,甚至连不愿说一句话。看着她那消瘦的身子,苏琼英总算苦求她进了医院。可是没过多久,她就慌忙返回工地。 侯女士是福建人,她在工地食堂工作,原本她是一位乐观开朗的人,自从丈夫高峰被困隧道之后,媒体记者们数次对其进行采访,可她始终眼含泪水,一言不发。即便是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上前安慰她,侯女士也只是点点头。在相对狭小、拥挤的工地旁,三位女子不得不频繁出现在大家眼前,而现场的人每次遇见她们,心底都挥不去一阵酸痛。 6日中午,隧道顶部的补给通道打通,三位女子得到消息后,终于振奋起精神,侯女士也终于面对记者的镜头开心地笑了。7日傍晚,记者在高峰的病床前再度看见侯女士时,她已经笑容满面。而在山妹的脸上,那股忧伤的阴影早已消失。 救援的目的在于挽救生命,有了生命,才可以不断创造更多的辉煌。7日傍晚18:30分,被营救出来的代班长仇福义在病床上十分愉快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真诚地说:“在被围困的60多个小时里,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我反复鼓励工友们顽强坚持,耐心等待救援,只有我们都活着,救援工作才更加有意义。感谢政府和救援队及时营救,是大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
|
作者:汪峥嵘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其他报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