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文明生态景,疑是误入桃源境”,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海南省海口市的一道亮丽风景。随着旅游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认真欣赏起家门口的风景。以前只有出远门才算得上是旅游,现在开着车到近郊钓钓鱼,过上一两天田园生活,俨然成为百姓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乡村旅游如何才能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呢?
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海南省海口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海口晚报记者 黄一冰 摄
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海南省海口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海口晚报记者 黄一冰 摄
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海南省海口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海口晚报记者 黄一冰 摄
让农户参与利益分享
“建设农家乐项目,最缺的是资金。”南畴湖村村长陈廷富说,解决资金短缺最好的方式就是招商。作为海口一日游的运营单位,海口万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开发了多条线路,其中以串联起文明生态村的线路最受欢迎,在推广乡村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海口万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炬说,“乡村游前期要以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切入,这样既能保证基础设施配套,也减少了农民的风险。”但如果光是引进资金,而没有农民参与其中,那么经营也很难长久下去。由于投资者自身市场理论和发展规划能力的欠缺,也有可能引发在乡村游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布局不合理等一些问题。
琼山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符勇说,在开发农家游过程中,关键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户分享乡村旅游的成果。而琼山区也紧紧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开展农家游村庄与旅游企业搭建“桥梁”,促进合作,实现“双赢”。引进一些实力较强的旅游企业联手打造,合作经营,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资金、人才、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资源和手段,通过“公司化包装”,市场化运作,提升农家游的质量和档次,吸引更多游客参加农家游。
2008年初,在成为琼山区文明生态样板村后,龙鳞村开始筹备农家游,与海南泰美乡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发展当地乡村休闲度假产业,村里负责为客人提供住、食、行、游、医等服务,而泰美乡居公司则负责每年按村里的接待量输送相应数量的城市老人到村中进行中长期的休闲乡居。此外,琼山区还积极与其他几家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进行商谈,规划设计农家游项目。
龙鳞村拥有橡胶800亩,胡椒178亩,香蕉158亩,荔枝170亩,槟榔110亩,菠萝210亩,这也是开发农家游的优势之一。今年5月份,荔枝成熟时,人们从海口城区接踵而至龙鳞村,采摘荔枝,体验农家乐,同时给龙鳞村的村民增加了收入。在农家乐小餐厅服务的黄金花说,来村里的游客越多,她和厨师们的提成就会越高。因为村里的环境好,村民收入也提高了,现在村里出去打工的人都少了,如今村民家里买了音响、空调等。
三门坡镇龙马村委会团支部书记唐吉是龙鳞村村民,同时他还是泰美乡居龙鳞村养生度假基地主任。他说,今年以来,村里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人均收入一年有8000多元,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下一步,村里准备把目标瞄准候鸟老人,这样下来,人均收入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多谷屯村现在正开挖45亩池塘,周边还要建设台阶,以方便游客垂钓。而此项目耗资不菲,除了市、区、镇配套一些资金外,其余靠农户自筹,但在此过程中,农户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自发自觉地参与进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坡镇纪委书记、宣传委员王孝章说,因为在开发农家乐过程中,改变了村容村貌,接待游客也产生了经济效益,这也使得农户的积极性更高。
田心村有公共食堂,能够容纳80人同时就餐,餐厅里设有消毒碗柜,而服务员也均来自本村,都持健康证上岗。田心村村长陈随献说,村里也适时推出一些特色美食,用菠萝蜜开发一些菜品。这些天,有32位文物相关专家正住在村里,进行一些调研考察活动,他们住农村客房、吃农家饭。
乡村旅游在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观光的同时,加快了农村交通、饮水、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的接待中心、厕所、公共标识、电视、电话等服务设施也不断得到完善,充分调动了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城里人到乡村去”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客源、产品:乡村游的生存之基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海口广大农村道路变硬了,环境变美了。但目前,海口文明生态村作为开展农家乐的阵地,最大的难题是参与性的项目不足。琼山在经营文明生态村农家游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经营文明生态村农家游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开展农家游村庄的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二是经营文明生态村农家游路子不宽、办法不多、宣传力度不大、推进的步伐不快;三是村民服务游客的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四是特色旅游资源有待挖掘,休闲活动项目的策划过于单调,缺乏吸引力等。
由于农业观光项目季节性强,虽然秀英区以南海大道、绿色长廊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中心,形成一些垂钓、休闲的农家游产品,但互动性、参与性不够,游客逗留时间较短,农业知识普及度不高,专门的旅游人才缺乏。同时,乡村也缺乏指导与规划。业内人士建议,要进行规划引导、特色引导和市场引导,使乡村游科学布局,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从而推动观光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基础设施的欠缺,导致海口农家游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有的只限于饮食、打麻将,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杜娜说,海口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还存在产品数量少、知名度低、类型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农民缺乏开拓精神与市场意识,自主开发乡村休闲旅游的能动性不足。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匮乏,农民素质与现代旅游服务要求存在差距。由于对乡村休闲旅游认识不足,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错过了前阶段发展的良好时机,尤其可惜的是,没能利用国家旅游局倡导的“2006中国乡村休闲旅游年”和“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的大好时机进行发展。
“到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看宽阔的水泥路,还要满足游人‘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目前海口开展乡村游住宿、餐饮条件都还存在欠缺,难以留住游客消费,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就影响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海口万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炬如是说。
郭炬建议,除前期要以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切入外,乡村游一定要突出体验性做出品味,才能吸引游客。“乡村游不可走马观花,要让游客来到乡村听故事、找内容。”
根据一项调查,海口近六成市民节假日都不知道去哪里玩,而他们有闲暇、经济也较宽裕。大部分人周末休闲时,都选择了打牌、喝茶。虎拜车友会总经理赵晓灵认为,乡村游要找准客源,首先应该是瞄准海口本地市民。在这样的客源定位下,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形成常态化的乡村游产品,就可以吸引到大批的市民。“尽量开发出一些体验性强的项目,例如让游客认种菜地、认种果树等,这样就形成了常态化的产品,不愁没有客源。”赵晓灵建议说。
正是基于客源的考虑,琼山区在开发农家游时,准确做好客源定位,分步实施。根据该区的规划,农家游起步阶段主要吸引海口及周边市县自驾车群体客源,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打开全国各地客源市场,特别是“候鸟型 ”等消费群体客源,打造出具有琼山特色的农家游品牌。
交通瓶颈首当其冲
海口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美景各异,但是城市居民乡村自驾游,可进入性首先受到考验。除道路通行难外,各乡村路标路牌指示系统缺乏也成为发展的瓶颈。虽然海口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水泥路面一般仅3.5米宽,比较狭窄,仅能容纳一辆车经过,若有两辆车迎面而来,就会出现错车难、掉头难的问题。其次,目前海口私家车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前列,自驾游也成为近几年椰城市民风行的旅游方式,但这些文明生态村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停车场,一旦大批量游客进入,停车就成为一个巨大难题。
“下次自己开车来,还是找不到路。”来过几次田心村的海口市旅游局干部符同庆说。各乡村路标路牌指示系统缺乏,影响到游客进入。目前,虽然在各主干道上均有村庄的指示牌,但在通往村庄各个岔道口,却没有明显的指示标志,许多自驾客只得在岔路口停下车,四处问当地农民。
郭炬建议,对于道路狭窄的问题,全面加宽投入不太现实,可以在道路每100米进行加宽,这样便于错车,也减少了投入;对于车位问题,一定要未雨绸缪,规划先行。
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对乡村的生态、文化等产生了兴趣,美丽的文明生态村是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和对田园风光的向往、放飞心情的好选择,尤其是节假日高峰期,许多游客避开拥挤的城市和拥挤的观光“景点”转向乡村,至今全省已有6个市县近30个村庄开展了乡村游,而自发自驾去踏访、游赏村庄的游客也逐渐增多。乡村游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特色、新的空间和新的亮点,同时给新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在政协海南省五届二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丁孟芳建议,“开设海口市区到达乡村旅游的公共汽车,提供自驾游的引导服务,使乡村游常旺常在。”
因为乡村很难吸引外地人才,管理、导游以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也直接导致了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落后。另外,旅游城镇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卫生、道路指示、停车场、加油站以及游客中心、集中购物场所等都有待加强。
呼唤行业标准
据调查,多数城市居民都表示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事实上,我们对乡村旅游的接待要求并不高。”经常喜欢下乡的市民黄觉生说,他们要的是环境宁静,蔬菜鱼肉新鲜卫生就好。“乡村游要长远发展,还需要一整套的标准。”
“乡村旅游缺乏行业标准。很多服务规则都是农民自发制订的,缺乏有序的经营和卫生的经营环境。”这是乡村游不争的事实,而在国内如苏州等地已经实行“农家乐接待规范”。“海口乡村游要长远发展,行业标准也迫在眉睫。”这是业界许多人士的共识。当然,对于农村旅游接待方面的要求不能等同于星级饭店,应该适当放宽要求。比如说,对饮食卫生,不能用星级饭店的要求来衡量。“毕竟农民不是专业服务人员,能干净卫生、游客满意就好。”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大旅游的整体观念还不强,乡村旅游企业存在各自为战现象,单枪匹马打市场者多,团结协作、联合促销者少。同时,资金的不足,不仅导致了旅游产品的低层次、粗放式开发,很多高价值旅游资源处于原始状态,形不成精品、特品,而且导致市场营销资金投入不足,客源市场范围狭小、单一,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更大发展。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时期,乡村游应该坚持国际化的起点,强调文化性和原生性。利用互联网推广乡村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易形成个性特色等优势,更适宜乡村旅游的营销。
乡村旅游的经营不外乎“农户+农户”“公司+农户”“公司+社区+农户”、公司制、股份制、“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政府+公司+农户”、个体农庄等8种模式。当前乡村旅游存在分散、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健全,经济贡献小等问题。因此专家建议,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形成合作经营组织,综合利用乡村的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建设乡村旅游基地,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
他山之石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都的农家乐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国家旅游局授予成都“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特别是“五朵金花”成为乡村游中的一朵奇葩。成都市发展乡村游取得巨大成功,既得益于当地农民的首创精神,同时与当地政府的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1、明确发展定位,引导经营产业化。
2、实施“三大改造”,提升乡村游的吸引力。为使这些近郊村和城中村成为城市人及外来游客休闲观光的热点和亮点,他们进行了改造环境、改造产业、改造农民三大改造。
3、政府扶持先行,促进投资多元化。政府先期投入,主要用于改善环境,修建道路,整治农居风貌,使农家乐的经营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再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项目运作;最后鼓励农民参与,通过对农民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公司制发展改革,农民揣着股份进城,失地后仍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采取集资入股的办法,让不靠路边的农民占有20%的股份,享有15%的保底分红,保证农民在参与经营中分享收益,极大提高了农民建设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4、注重品牌塑造,扩大产品知名度。成都乡村游原来只是区域性休闲旅游产品,至今已名满天下,主要是他们采取争创国家级品牌、精编旅游线路、节庆提升人气等措施进行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促销。
记者:祝勇 实习生 王华 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