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六一儿童节“按理”是孩子们的节日,最近,一些年轻人也过起了儿童节。他们是为了找回童趣还是宣泄压力?
寻找童趣?
28岁的南京小伙朱宇栋近来忙得不可开交,他在网上发起的“六一节,让我们重拾童年的乐趣”活动得到不少人响应。定活动方案、找活动地点,朱宇栋忙得不也乐乎。
“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感兴趣……计划去红山动物园,看熊猫猴子玩碰碰车,还有其他的活动。”朱宇栋说。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还会唱童年时的歌吗?想不想一起去游乐场疯狂?有没有人要参加“返老还童”团?记者发现,朱宇栋的活动受追捧并非偶然。
“六一”临近,网上论坛里,众多早已过了“儿童”年龄的人组织各色活动来追捧这一节日,虽然活动内容不一样,但都“以‘六一’为名”。
现实中,不少年轻人呼朋唤友,准备过“儿童节”。22岁的张旻是大四学生,她告诉记者,已经和一群朋友商量好了,儿童节一起去玩泥巴。她说:“我有个朋友组织了一群人一起去唱歌,固定唱儿童歌曲和动画片歌曲。”
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儿童节”纳入自己的节日列表,“六一”渐渐不再是儿童的专利。
宣泄压力?
记者采访发现,关于儿童节的成人活动可谓五花八门,而提到活动初衷,几乎所有的组织者都会用“找回童真”做注脚。
朱宇栋告诉记者,自己当初有这个想法也是跟几个朋友在网上吹牛时“侃”出来的。“当时说到童年生活的美好,说着说着,几个人觉得不如自己行动起来,搞个怀旧和重温,于是就在网上发了帖子寻找志同道合者,没想到一下来了那么多人。”他说,“其实方式有无数种,我们今年是第一次搞,不知道合不合适,但不管怎样,我们决定以后每年都在‘六一’乐呵一回。”
面对年轻人过“儿童节”现象,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讲师殷飞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宣泄工作压力,当前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平时没有机会和途径宣泄,而六一节轻松趣味的特色正好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来排解心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其次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调解方式。殷飞说:“孩子的诞生往往是父母另一个‘有意识’童年的开始,对很多大人而言,自身的童年通常是无意识的。通过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参与属于儿童的那些游戏,可找回童年的记忆和童趣感觉,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调节方式。”
还有很多年轻人存在“不想长大”的情绪。殷飞认为,目前的年轻人很多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普遍有“不想长大”的情绪,这也是回避生活压力的一种体现。
快乐不需要理由
“我们要快乐。”这几乎是所有受访者面对记者“为什么要参加儿童节活动”问题的答案。逃避压力也好,寻找童真也罢,在这些年轻人心中,能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是最重要的。在南京一家小公司供职的邹志强告诉记者,他来南京已经5年,平日里除了工作,没有更多的娱乐时间和娱乐方式。“儿童节对于我们是一个很好的聚会理由。”
邹志强说,“不管形式怎么样,我们要的是开心,这不也是儿童节‘童真童趣’的一种体现吗?”
殷飞认为,以寻找快乐为目的显示出当前众多年轻人平时确实压力很大,可喜的是,他们能够通过一些方式进行自我调节,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张旻目前已找了一份工作,她告诉记者,找工作时的确压力很大,“现在尘埃落定,就想开心玩一下,玩什么是次要的,儿童节是一个借口。”
一些年轻人坦言,工作生活中有压力是难免的,但没到需要发泄的地步,现在社会节奏很快,朋友们能聚在一起玩的机会十分宝贵,所以不需要太多理由,大家都希望能创造机会一起开心而已。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