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桂林至阳朔的旅游线上,有一处名为“世外桃源”的美丽景区,这里生活着20多位来自云南的佤族青年。他们住在传统的佤族木楼中,习惯吃自己做的佤族食物,穿着自己制作的服饰,为游客表演佤族“木鼓舞”。
这些从云南的佤族聚居区搬来的佤族群众已经在广西生活了10多年的时间,有两对已经结婚生子。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阳朔世外桃源景区副总经理张哲伟说:“室外桃源专门依照佤族的习惯,建设了这个漂亮佤族村寨,并请来了这些能个善舞的佤族群众来这里生活。他们拥有了好的生活条件,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在工作的同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部分景区,都将名族文化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卖点。世外桃源景区始建于1997年,于1999年5月1日正式开业,是广西首批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世外桃源景区管理部负责人刘海芳说:“民族文化旅游为景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已经由运营之初的每年30多万人增长到现在的每年70多万人。”
记者看到,走进世外桃源,如同走进一个浓缩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世界。在游览中,设有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的表演及手工艺品的现场操作,如壮族的手绣绣球、苗族的刺绣、侗族的织布等。景区还引进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即使是在景区的候船区,也可以欣赏到广西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琴的现场表演。
“中国的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已经开始探索,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河北游客张默说:“作为普通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并参与其中,非常幸福!希望有更多的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