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乐东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岛西南部,位于北纬18°24′,东经108°~109°24′。靠山临海,东南与著名旅游胜地三亚市毗邻,西北靠海南新兴工业城东方市,西南濒临北部湾,南海。
面积:全境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8公里。面积2747.5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乐东县地势北高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组成。高山峻岭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西北部与邻县交界处;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昌化江沿岸;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一带。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3座。境内的尖峰岭是热带原始森林保护区。全境河流总长度为198.3公里,集雨面积为3113平方公里。长茅水库为全省第二大水库,是集灌溉、发电、养殖于一体的综合工程。莺歌海盐场年产原盐20多万吨料。莺歌海海域还藏有正在开发利用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
气候:乐东属岛屿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轻风无霜,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常年平均气温:山区24℃,沿海为25.3℃。1月份平均气温:山区17~19℃,沿海为2022℃; 7月份平均气温:山区27.3℃,沿海28~29℃;极端最高气温:山区3650C~3950C,沿海340C~360C。年平均日照达2100~2630小时。年降水量1600毫米。
历史沿革:乐东黎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二千多年前,黎族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隋大业三年(607年),这里隶属崖州。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崖州曾在抱由峒南6千米的瑞芝山建筑“乐安城”,并屯兵戍守。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在抱由峒设立崖州乐安城军事据点。而乐东县则是由“乐安城”演变而来。民国24年(公元1935年)春,陈汉光在“抚黎计划”中拟将五指山黎区建立五个县。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置乐东、保亭、白沙三县。乐东县是将昌江、感恩、崖县部分黎区划设的,治所设在抱由峒。九月更名为乐东县。1948年6月,乐东县全境解放,建立县人民政府,县城设抱由镇(今址),隶属琼崖特委管辖。1950年属海南行政公署管辖,1952年7月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乐东县,设立乐东黎族自治县,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1988年海南建省,属海南省直接管辖,设置为乐东黎族自治县。
县政府驻抱由镇。
人口:人口50万人,其中黎族17.6万人。
乐东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素有“天然温室”、“热作宝地”、“旅游胜地”、“绿色宝库”等美称,是全国最大的腰果基地和得天独厚的南繁育种基地,也是全省有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热带名优水果生产基地和新兴的海水养殖基地。有我国南方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和正在开发的莺歌海油气田。特大型金矿成矿区抱伦金矿,被业内称为国内新发现的“五座金山”之一。
境内有闻名海内外的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是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之一,与三亚,五指山两个旅游中心系统构成海南岛旅游“金三角”。公园内为全国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区,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热带北缘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园内共有2800多种维管植物,其中有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桫椤”、“见血封喉”等78种珍稀濒危植物和近百种珍贵用材树种。黑长臂猿、云豹、狗熊、孔雀雉等5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24种省级保护动物,400多种蝴蝶,215种鸟类在此生息和繁衍。尖峰岭高品位的森林旅游资源,是海南走向世界旅游市场珍贵的旅游资源。
还有有神奇独特的伟人形象自然景观——毛公山、古海遗迹、西山岭石景山、排齐古榕群、南巴河龙椅和62.5公里长的银沙海滩等。
尖峰岭地区是海南黎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因循历史、文化传统的渊源,至今还保留着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俗。黎族“三月三”等节庆活动,具有浓郁黎族色彩的舞蹈、对歌及精彩的传统体育竞赛,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乐东先后被评为“中国香蕉之乡”,“全国香蕉产业十强县”,“国家级香蕉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先进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花灯艺术之乡”, “海南省黎族传统棉纺纺织工艺保护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