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s

海南黎族特色主食

发布于:2012-04-06  |   作者:三亚旅游  |   已聚集:人围观

美食标签:海南旅游 海南美食 三亚婚纱摄影

在热带地理环境的条件下,黎族饮食方式,具有独特的风格。饮食是人人每天关注的中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饮食也不断得到改善。黎族传统饮食习俗,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大米饭

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他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村边有一座座小粮仓;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人们平常用独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稻米有白米、红米和糯米3种,白米、红米是制作米饭的原料,糯米是制作饭团、包粽和酿酒的原料。

米饭的制作过程是:在三角石灶生火置锅,把锅内的水煮沸后,按水下米,用勺子搅均匀,火候适中。米饭煮半熟时盖上锅盖,将灶里柴火取出,用火炭的余热将米焖成香喷喷的米饭。

由于海南岛中部和西部地区,日光照时间长,天气热。普遍早上煮一天吃的稀饭。煮米饭的时候,一般不洗米,认为洗米会失去营养。米饭煮熟后适量冲进凉水,调成稀饭。日常生活以米汤代开水喝,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黎语称“稀饭”为“他南”。吃饭一词,黎语各方言称谓不同。有“啦他”、“啰他”、“唎他”、“德透”等称呼,一般以乐东抱由镇哈方言“啦他”为标准。

山栏米饭

山栏米,是一种旱稻米,五指山地区盛产山栏稻。黎族在山上以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开发山栏园,种植山栏稻、玉米、薯类和瓜菜。山栏稻,每年四月播种,秋天收割。山栏米质好,营养丰富,煮成米饭,清香扑鼻,是黎家迎宾待客的上品。

竹筒饭

用水把米浸泡、滤干后,配上瘦肉、五香料和适量食盐拌匀填入竹筒(用生山竹或家种云竹的幼竹制作)内,再灌上适量清水,用芭蕉叶堵塞封口。然后把竹筒放进火堆里慢慢翻烤,制成竹筒干饭。黎语称竹筒饭为“眉万”。竹筒饭芳香可口,人们出门远行多带竹筒饭用餐。喜庆佳节也要制作竹筒饭。竹筒饭不易变质,可保存一周。当代竹筒饭已成为宾馆酒店宴席上人们品尝黎家风味的佳品。

红薯饭

黎族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红薯饭的制作颇具特色:把生红薯洗净切成小块,先下米待煮半熟时放入红薯,以三成米二成红薯混合煮成稀饭或干饭。另一种是把红薯切成小片晒干,掺米煮成稀饭。夏天吃红薯稀饭清甜可口,凉爽解热,有保健的作用。

南瓜饭

五指山地区,人们常煮南瓜饭食。制作南瓜饭时,先削去瓜皮,清除瓜瓤,把瓜肉切成小块掺米下锅,煮成稀饭或干饭。或是糯米掺南瓜肉,用蒸锅蒸成米饭后,用木臼舂烂,制成南瓜饭团,这是一种独特的风味。

黄姜饭

黄姜生长在五指山地区,属草本植物,叶子宽长,根块似姜,黄色,无辣味。把生黄姜舂烂,取其黄色姜水煮米饭。饭质黄色,有独特的香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给产妇补身。

玉米饭

山区多把玉米种植在山栏园,收回的玉米脱粒晒干。将干玉米粒放进木臼里加入适量清水,把玉米舂成碎粒后用簸箕扬去壳,保留均匀的玉米粒。可熬成玉米稀饭,也可掺进大米煮成干饭。玉米饭营养丰富,是黎家主食之一。

山薯饭、山果饭

山区树木参天,野果满枝,山藤遍地。昔日,黎寨若遇荒年或主粮青黄不接时,上山挖山薯,采野果,制成饭食充饥。

淮山饭。俗称“山薯饭”。五指山地区盛产野生淮山,其根块淀粉含量高,又是中药材。黎族每年四、五月间,上山挖山薯,除去皮毛切成小块,掺米煮成淮山饭,饭质柔软香甜。

磅薯饭。磅薯是五指山地区一种野生植物,其藤根块大约三四斤左右,含淀粉量高,但有毒素。制作磅薯饭需把磅薯根块削去外皮,切成薄片后混入木灰用力揉搓,灰水泡透后盛入麻袋,用两块木板压挤其水份和毒汁。然后把磅薯装在竹箩里放在流动的河水中再浸泡一天,冲去毒素。食用方法:将加工后的磅薯薄片盛入蒸锅煮熟,用木臼舂烂,加上适量食盐,捏制成饼块食用。另一种是把加工过的磅薯薄片,掺大米煮成磅薯饭食用。

包子果饭。包子果树是一种阔叶林的树木,生长在五指山河谷阴湿地。其果子成熟时呈青红色,果实如包子,果内有甜味糖浆,故得名包子果,黎语称之为“称象”。制作包果子饭时,把未成熟的包子果,用木臼舂成小碎块,筛去外皮和种仁,取果肉,用木灰水浸泡,放进河里冲洗其胶汁和涩味后,掺米煮成包子果稀饭。当代医学认为五指山野生的包子果有抗癌作用。

鸡头果饭。鸡头果树是五指山地区的一种灌木。其果实红色如拇指大,貌似鸡头,故称鸡头果,黎语称“贺开”。人们经常上山采集鸡头果,晒干后用木臼舂成碎粒,用簸箕清除其杂物后掺米煮成鸡头果稀饭。其饭质甘甜可口。

标签:美食(236)海南(195)
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