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粑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时间:2009年01月20日
                 
                 
                
  归粑 |  
       归粑,也名“闺粑”,两种称呼各有道理。
         称“归粑”, 是庆祝归来之喜。华侨从海外归来时,衣锦还乡,便有亲戚做“归粑”送上门,一是喜祝平安归来,二祝亲人在海外事业顺顺利利、家庭圆圆满满、生活甜甜蜜蜜。因为归粑具有圆满甜蜜的特征。
         称“闺粑”, 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也做闺粑挑归娘家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或者娘家发生喜事和长辈寿诞,已出嫁的女儿和孙女特做闺粑挑归娘家祝贺。
         归粑的外观油光滑亮、形状团圆,粑馅是椰蓉、花生和糖等,十分的香甜,寓意甜甜蜜蜜、圆圆满满满。
         虽然是作为祝寿的寿礼,但寿星本人只是象征性地尝一尝,所挑来“闺粑”除了留一部分给家人及当天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吃外,相当一部分挨门挨户分送左邻右居,以表同喜同贺。“来而不往,非礼也”,受儒家文化的浸染,乡亲们相当注重“人情面皮”,吃了别人的寿粑、寿宴,内心总有欠人情债之感,所以再拮据的人家,举债也要为老人做个体体面面的大寿。
         从深层面上说,“闺粑”既是一种象征物、一种民间吉祥物,也是一个老人脸面、一个人生命价值的的外在体现。当地民俗,倘若一个人如果有两个或三个女儿,别人开其善意的玩笑便是:“一个女儿一担‘闺粑’,那您将来会有二担(三担)‘闺粑’吃啦!”;倘若一个人只有儿子而没有闺女,那他或她就会发出一番人生感叹:“将来我没有人给我担‘闺粑’啦!”
  |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报道
                 
                
                	                	             
                                 
             | 
            
            	 
                您可能还会喜欢看 Are you like?
                 
                                	
                	                  
                 
                                    
                                 
                                    
                 
                
                
                	
                    媒体战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