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单正党 摄
海口琼山城墙等11单位列入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民学者热议:能否利用文化景观和旅游业接轨,进而更好地保护文物 记者近日从海口市文物局了解到,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评审通过,海口市所属的琼山城墙、琼山学宫大成殿、珠崖岭城址、宣德第、天后宫、西天庙、常驻宝塔、起云塔、镇琼炮台、琼海关旧址、铁桥等11家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调查获悉,这些文物保护单位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部分文物保护不力,破坏严重,更没有在海口旅游发展中显现出优势。记者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在对文物的保护利用上,海口市民存在着几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市民认为,重点文物的保护能提升海口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也有许多市民提出,保护文物的好办法是开发文化旅游,让旅游的收益去维护文物;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扫描
琼山城墙“守候”府城千余年 琼山城墙位于海口府城镇,始建于宋开宝五年(927年),府城是一座典型的古城堡,规模宏大,占地102853平方米。
据介绍,府城历经1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多次修缮,主城墙总长4134.9米,高8.91米,阔5.94米,开设东南西三门并建敌楼,北门建望海楼。现仅存忠介路中段110米的西门城墙和东门路的东门城墙。
海口琼山区府城草芽巷70岁的吴老先生家门口就是西门城墙,一提起老城墙,他就饱含激情地介绍起来:“我十多岁时,最喜欢在老城墙上玩,在上面和小伙伴抢着吃粽子,一有机会就去美舍河看人划船。”吴老先生说起琼山古城墙非常激动。
据海口市文物局局长张昆荣介绍,琼山城墙是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的重要城池遗址,其造型美观,为一丁一由式竖砌石头城墙,稳固异常,是古代城墙建筑艺术的体现。
“道义之衢”里走出丘浚 昨日,记者来到琼山区文庄路,前往琼山县学宫实地采访,学宫保存完好的是大成殿,目前正在修缮。
一位住在学宫旁的市民何先生拿出一叠资料,上载:琼山县学宫是琼山县历代儒学教育机构,宋代设在海口浦,明洪武四年迁建于府城东坡书院,弘治十一年再迁建今址。何先生说,原来的学宫很大,有后殿、大成殿、东庑、西庑、棂星门等建筑。
据介绍,作为琼山的“道义之衢”,琼山学宫为培养琼山人才作出贡献,丘浚等大批学生就由此走向各自的人生舞台,学宫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存大成殿富有明清海南建筑风格,在建筑学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天后宫“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庙” 人们常说:有海的地方便有妈祖庙。海口有名的妈祖庙天后宫就在龙华区中山路87号,它始建于元代。
海南最早的天后宫是从福建传到海南的,而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天后宫则是海南最大和保护最完好的妈祖庙。天后宫历经700多年风雨沧桑,2000年6月被列入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前不久又被列入第二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附近的居民介绍,天后宫明、清两朝多次重修,占地面积658平方米,原为三进式院落,现存二、三进和后寝,以及东庑等单体建筑。抗日战争时被摧毁部分建筑,现存第二进、东厢房。
海口市文物局局长张昆荣称,天后宫是海南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艺术最高建筑实例之一,其建筑手法细腻,做工精良,能准确反映海南古建筑水平。今年7月,天后宫获批加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西天庙追忆“海南四绝”之王佐 西天庙位于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为纪念明代诗人王佐而建。西天庙坐南向北,三进式布局,占地1193平方米。王佐(1428-1512年)字汝学,号桐公,临高透滩村人。王佐7岁家父去世,送琼山拜丘浚、唐舟为师。正统十二年(1447年)中兴举,景泰五年考取进士,授为蔗吉士,先后出任广东高州同知、郡武府同知、福建乡考试官、江西临江府同知。王佐著有《经籍目录》、《鸡肋集》、《琼台外纪》、《珠崖录》等,与丘浚、海瑞、张岳崧并称“海南四绝”。
王佐傲然不群,郁郁不得志,辞官归里,廉操自守,以诗明志。据有关人员介绍,西天庙室内工艺精致,斗拱、、墙壁有丰富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室内浮雕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