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海南方言叫做“la,p”,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干粮。在琼海、文昌一带,亲人从海外归来或亲友家有盖新房、起灶等喜事时,要制成一担或一箩筐“笠”当做贺礼。乡下民风纯朴,主人收到此贺礼后,便挨家挨户送,以表同喜同贺。近日,记者来到琼海市温泉管区参古村,在年近90岁岑奶奶的碎碎念中,记者的思绪也随着淡淡的“笠”香,穿越到了那个匪夷所思的年代……
1940年 一个“笠”五人分
1940年,家住琼海市万泉镇的岑奶奶刚刚7岁,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日军大举侵华,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尽管如此,孩子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岑奶奶至今还忘不了那一天,一大户人家入宅,根据传统的风俗,将做好的“笠”挑担送给各家各户,岑奶奶家也分到了一个。“这是什么?”年幼的孩子们对这个椰子叶层层包裹的怪东西感到十分好奇,然而当椰叶被剥开,看到里面泛着油光的糯米团时,大家的眼睛再也离不开它了。
“那时候很少吃饱过,看到这个东西,全家人的口水都流下来了。”岑奶奶说,那时候人们连野菜都吃完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白米饭,她是第一次见到泛着椰香的糯米。和现在的笠相比,尽管是大户人家,那时做的“笠”也是非常的小巧,为的就是节约用料,当时的大小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就是一两口的事。
拿到这种稀奇的食物,大人们自然是舍不得吃,岑奶奶和她的兄弟姐妹共5个人,每人分到一小口。“真是香啊,那时可是一个米粒一个米粒的嚼,一粒都没有浪费。”岑奶奶说,从此以后,她就盼着村里再有喜事,盼着再吃到想想的“笠”,至今还记得祖辈的教诲“吃的时候要慢慢把椰子叶解开,吃了以后可以手头宽松,解结解忧……”。
1943年
拒绝给日本人做“笠”
日子就在期盼中一天天过去,但是随着村里来了鬼子,老百姓的日子愈发难过。年幼的岑奶奶目睹了侵略者的残暴,她说,自己今生都不会忘记那些倒在日军的刺刀下的乡亲们,就在前些年,得知两个孙子获得赴日留学的机会,向来疼爱孩子的岑奶奶第一次发了火。
“如果他们敢去日本,我就上吊死。”,岑奶奶颤巍巍的掀起库管,只见小腿肚上半个巴掌大的疤痕仍清晰可见。据岑奶奶回忆,在自己10岁那年,村里的年轻人都被抓去修碉堡了,老人孩子们在家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从未失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有一天,村里一户孩子满月,外家人弄了一担“笠”送了过来。岑奶奶说,那时候的笠几乎没有几粒米,只是图个吉利意思一下。由于汉奸告密,这家有笠的事情引起一个自称“中国通”的日本士兵的注意,他拿来上好的米,逼村民给他演示做“笠”的过程。“我们祖宗传下来的吉祥物事怎么能给他们看啊。”岑奶奶说,村民们的反对让鬼子恼羞成怒,当下唤出狼狗扑向村民,很多人被咬伤了,年幼的岑奶奶躲闪不及,也被咬到小腿,鲜血顿时染红了裤管……
时至今日
逢喜事吃“笠”格外香
“要用椰子叶或‘露兜’叶编织成拳头大小、中空的囊状袋(俗称“笠壳”),形状一般为枕头状,为哄小孩子把玩,也有编织成三角形、菱形或鸭姆形……”在琼海温泉参古村,恰逢孙家孩子满月,外家送来一担笠,岑奶奶也过来凑热闹,并向记者讲述“笠”的做法。
岑奶奶说,无论编成何种形状,编“笠壳”时一定要留候收口的笠叶。“笠壳”编好后,将米洗净晾干,用油、蒜茸、姜末爆锅,再加入虾米炒香后,最后加入大米翻炒至半熟。加入用椰叶编成的小枕头状“笠壳“中(米约占壳的2/3),再将“笠壳”收口,放入锅里用清水煮熟,此时整个“笠壳“膨胀圆满、香喷喷的油饭中带有椰叶清香。
据介绍,‘露兜’是一种长在路边的植物,叶片狭长带刺,用它编制成的笠煮好后,带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只是新采的叶子要把刺挑干净比较麻烦。
随着跳跃的火苗,一锅“笠”很快就煮熟上桌,记者眼前的这个“笠”简直就像一个工艺品,扒开层层笠叶,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开。
花样翻新
旧“笠”装上五花肉
按照惯例,孙家将外家送来的“笠”也挨家挨户在村里分发,发到的也会说一些恭喜的话,岑奶奶说,除了遇到喜事要送“笠”外,过去,农民出远门或上山时,主妇便早起将“笠”制好以备随身携带,既可当干粮又有解结解忧的寓意。
吃着香喷喷的笠,惊奇的发现,里面像粽子一样还包着一块五花肉,这是什么回事呢?孙家媳妇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了,不像以前用为数不多的米粒应付一下,除了五花肉之外,人们还会在里面包上蛋黄等,但是数百年来,见证了世事变迁,“笠”的外形、糯米做馅椰叶做衣,以及其美好的寓意却始终没有变过。
岑奶奶说,从她的奶奶那一辈的琼海人就有吃“笠”的习惯,到她的儿女这一代,人们也保持着吃“笠”的传统,但是她的孙子这一代人,却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更没有心思跟着老人学做“笠”。至今,“笠”也没有进入任何一家门市店,偶尔可见的,是农村的阿婆,挑着担走街串巷的叫卖。
“可能这个‘笠’真的要失传了……”岑奶奶无奈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