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海南政府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相关建设与策划方案后,我笑了。
自已也不是什么策略大师,也不是什么产业设计师,但我还是为如此一个海洋大省没能利用海洋发展相关产业而感到悲哀。
整个国际旅游岛设计的旅游产品与思路丝毫没有新意与竞争力,很多东西都是从别处照搬无误,维有对“海钓”这两个字只字没提。这让我不得不说两句:
海钓产业是集渔业、休闲游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在美国由海钓拉动起来旅馆、餐饮、钓鱼、娱乐服务业十分兴旺。在我国海钓产业则刚刚起步,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海钓,在世界各国都被看作一项很好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一提起钓鱼,理所当然的便提出海钓。十几年前,美国人就已把钓鱼与高尔夫球、骑马、网球列入四大贵族运动之一,而备受青睐。
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把渔港周围的海滨城市改造成游钓场。到90年代,日本游钓人口已达3729万,占全国总人口30%。仅从事游钓导游业者就有2万4千人,其中90%是从渔业人中转过去的。美国的海洋游钓人口已有8000万,美国现有游钓船艇1500万艘,由游钓拉动起来旅馆、餐饮、钓鱼、娱乐服务业十分兴旺。1988年,美国渔业总产值24亿,而游钓产业收入却达300亿,相当于中国渔业99年产总产值。
台湾由于渔业资源衰退而陷入船多鱼少的困境,被戏称为“黄昏产业”,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减船政策,把捕鱼业转型到休闲渔业,发展海陆休闲中心,从事海上观光钓艇码头、海鲜广场、海钓俱乐部。取代黄昏产业—捕鱼业是朝霞产业—休闲渔业。
07年12月12日台湾“立法院经济及能源委员会”初审通过“渔业法”修正案,决定开放娱乐渔业,包括载客登岛屿、礁岩从事休闲钓鱼活动,以推动台湾海洋观光产业。
国内舟山的海钓产业发展走在了前沿,2007年11月08日,舟山市召开了《休闲观光渔农业暨海钓产业工作会议》在定海举行,休闲观光渔农家乐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会议强调,到2011年,在全市建成休闲观光渔农家乐重点特色乡镇(村)15个,休闲观光渔农家乐特色村25个,休闲观光渔农家乐项目点70个,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以上,年经营收入达到7亿元以上。嵊泗、白沙是已经形成规模的大众海钓基地,
中国大陆发展海钓的障碍有三个方面:其一渔源枯渴,我国海洋环境不断受到无选择性的捕鱼方式例如三层网、炸药、高压电网、污染、拖网等破坏,鱼量急速下降,种类日渐减少;其二设备缺乏。海钓船只大多来自捕鱼船与交通艇,没有加添适合游钓的设备如鱼竿架、活饵舱、活鱼舱等;捕鱼船大多缺少救生衣、救生圈及灭火设备。海钓鱼饵供应不稳定。其三资讯不足,缺乏游钓海图、钓点位置资料,使海钓流于盲目,影响海钓手的鱼获与兴趣。”
据统计,海南现有珊瑚礁分布面积约2.2万公顷,岸礁长度717.5公里,拥有全国最大的海洋面积,珊瑚礁面积是全国的90%以上,岛屿四周环海,钓场众多,有国家一级海洋保护区大洲岛等一流的钓场几十个。钓点上千个。
目前海南专业经营海钓产业的企业几乎没有,只有个别海滨酒店用交通艇满足有强烈需求的住店客人,还有就是钓手们自主租渔船出海。目前海南没有能合适钓鱼的专业船只。矶钓中所用的登礁艇更是没有。更没有游钓相关的配套设施与经营模式。
06年海南游客是800万人次,不含自游人。此中有一部份是钓鱼爱好者。但因为海南并无专业的游钓接待能力,没有条件激发出这一类客户的需求。更没有国内国外专门前来海钓的游钓团队,使国内最大的海洋大省与风景最好的海钓资源白白的浪费。
以上是本人08年给《中国旅游报》出具的一份报告中的节选。也多次在媒体上发表一些关于推动海南海钓运动的文章,可是到了09年,海南建立国际旅游岛上还是没有打出海钓的牌。
一个产业,政府扶持与引导起了绝大的作用,纵观当今海南旅游资源,能让海南最后发展的唯有海洋,能利用海洋做成高端旅游产业的唯有游艇,潜水,海钓。
全世界爱好者最多的运动一是摄影,二是钓鱼,身为海洋旅游大省,不打海钓牌,实为政府失策。更多理由,不一一阐述。 作者:潮和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