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调结构意义重大
记者:从这几个月的国内形势来看,各个省区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比如河南省提出旅游立省,广东省发布了国民休闲计划,杭州、南京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在春节之前专门发放了旅游消费券,类似这样的情况都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之所以各个地方高度重视,就是在保增长、调结构这个过程之中看重了旅游的新作用。
魏小安:经济发展过程证明,增量调整是解决结构问题的优化途径。因此,如何围绕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最终需求,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当前宏观决策的重大问题。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培育消费热点仍然是薄弱环节。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积极开发与节假日调整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和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的指示精神,我们就如何开发旅游消费作了认真研究。总体看,旅游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重要领域都可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当前开发旅游消费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意义非同寻常。如果加以积极引导和扶持,旅游可以较快地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旅游收入增长图
发展旅游业对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就业形势将保持严峻态势,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和每年数百万大中专学生需要就业安置,保稳定、促民生的任务十分繁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作为服务业龙头的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就业容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使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客观上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转变增长方式,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旅游发展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通过旅游消费可以促进财富从发达地区向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
白津夫:发展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同时,旅游业对一、二、三产业具有全方位的“催化效应”:旅游与一产结合形成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将一产跳过二产直接转化成了三产;旅游与二产结合形成的工业旅游,将二产直接转化成了三产;旅游本身属于三产,但它与其他三产结合时形成的科技旅游、体育旅游、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等,进一步延伸了相关三产的产业链。同时,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出来的精品都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
陈文玲:还应看到,旅游业经济带动性强,首先,旅游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其次,旅游消费和旅游业发展还能缓解目前突出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是就业容量大、就业程度高的产业,总体上就业门槛比较低,劳动密集特点比较明显。目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与旅游业相关的就业人数达到6000万人,每年新增就业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