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后安物产丰富,有一闯荡江湖的恶徒到后安逞凶作恶,老百姓深受其害。后来,后安镇上一名武功超群的青年挺身而出,带领大伙把这恶徒赶跑了。有位年方16岁的姑娘,爱上了这位小伙子,就精心挑选了特产海鲜,熬制了粉条汤,答谢这位青年,以示爱意。由于味道鲜美、独特,便流传至今。印象中,后安粉似乎是海南米粉的后起之秀,近几年才逐渐闻名并风靡全岛的。但是,据《万宁志》记载,后安粉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发源于宋代。
某一天,我们从文昌市抱罗镇转往万宁市后安镇,已是下午3时多了,几乎所有的后安粉汤店都打烊了,欣慰的是,我们见到了几家加工后安粉的作坊,作坊老板几乎清一色的女性,令人惊讶。不仅生产后安粉的老板是女性,很多后安粉汤店也是女性在经营、操持。
51岁的林素旧从事后安粉制作有20年了,在后安镇上非常有名,她制作的后安粉不仅供后安镇用,还送到县城和附近的一些乡镇。下午4时,我们走进林素旧家,看见几个女人正围着一台轧粉机忙碌着,根本顾不上招呼我们。
这也是一个家庭式小作坊,长长的房间里,有一个大灶台,上面安放着一大铁锅,用来熬米浆;还有一台轧粉机,将米浆倒入机器一头,米浆就薄薄地均匀地从转输带上送到另一头,然后被机器切割成长约20厘米、宽不到1厘米的窄窄的粉条;轧粉机一侧是竹制的架子,分成六七层,用来晾晒刚加工出来的粉条。林素旧拿着一把刷子,手脚麻利地往机器上刷油,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既有光泽,又不互相粘连。林素旧告诉记者,她做粉条的技术,是20年前一位广西人传授给她的。“20多年前,有一位广西人来我家租房子开米粉店,两家人关系相处融洽,这个广西人做的粉条也很好,后来老家有事要回去,临走之前,把做粉条的技术传给了我。”
虽然女人支撑着后安粉的生产,但把后安粉牌子打响的,后安镇上的人都公认是吴官亮。据了解,1950年以前,“后安粉”就出名了,当时是一位姓吴的师傅在做后安粉,以后代代相传。1950年后,因为搞合作社,后安粉的私人作坊都停业了。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一个叫吴启川的人开了一家后安粉店,这才使后安粉在沉寂20多年后,在后安镇又重新开张。
我们找到了吴启川的第四个儿子吴官亮,吴官亮40岁左右,人很低调。谈起后安粉,吴官亮说做法及工艺与海口汤粉区别不大,后安粉之所以味道特别,重点在汤上。“后安粉这么有名,与后安盛产海鲜是分不开的。”吴官亮说,与其他米粉不同,后安粉原来是用煮海鲜的汤来煮粉的,并不放其它任何调料,由于粉汤鲜美、清甜,使整碗粉显得与众不同。不过,后安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我在海口后安粉汤店吃的后安粉,其配料主要是瘦猪肉、猪肠之类的,海鲜却很少见到。
如果说吴官亮做的后安粉是嫡传正宗的后安粉,那么,一个叫吴亚大的后安人却把后安粉从后安镇带到了万城镇、带到了海口,用十年时间,让后安粉传遍全岛。1997年11月10日,吴亚大在万城镇开了第一家有名字的后安粉汤店:“吴记第一家后安粉店”,为了打响后安粉的牌子,吴亚大还在店里都挂了一块醒目的牌子,讲述后安粉的发展历史。吴亚大开的粉店在万城镇吸引了大批回头客,生意越做越兴隆。这以后,后安粉店在各市县陆续兴起,遍地开花。
不过,吴亚大讲述的后安粉的做法与吴官亮的相去甚远。吴亚大说,做后安粉的汤是用猪骨、粉肠、大肠、猪内脏等熬成的,配料有小虾、海螺等,谈到具体的配方,吴亚大却笑笑,表示这是秘方,不可外传。
据了解,后安粉现在又发展出一种“四素粉条”,即用青葱、紫菜、金针菇、木耳四种素菜配料炒后,再加油酥花生米食用,听说味道特别,遗憾的是无论是在万宁,还是海口,都没有找到“四素粉条”。